游乐篇:唱新闻 收藏
2016-08-31 13:57|浦江晚8点 |

 

 
【盲艺人郑生兴正在唱新闻。(照片来源:《月泉留痕》)】
 
   “自从盘古分天地,先有新闻后有戏”、“各位大家来听戏,今日新闻不唱其它戏”、“出新闻来道新闻,新闻要唱哪州哪府哪家门”,在村里的天井里或晒场上,放着一张四方桌,上面摆着一张高背的椅子,坐着一个盲艺人,口中唱着有韵律的曲词。桌子的四周,围着密密麻麻的听众,里三层外三层,听得津津有味。这是我小时候就熟悉的听新闻(道情)的场景。 
   跟唱戏有剧头、正本和连台本戏一样,唱新闻也有滩头、正本和长篇。“要唱新闻滩头戏”,盲艺人要先唱一段滩头,相当于戏剧里的剧头,酝酿气氛,吸引更多的听众;再唱正本,大约二至四个小时;还有长篇,逐日演唱,最多可以唱几十场。
   农家妇女大多不识字,最喜欢听纯粹用土话唱的新闻,俚俗风趣,明白如话,其实就是一种押韵的山歌。妈妈是新闻的铁杆听众,每当邻近村庄唱新闻,她总是右手抱着出生不久的妹妹,左手拉着六七岁的我,跟隔壁的伯母们赶去,一场不漏。我只知道一本新闻的角色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都由一个人唱,模仿不同声音,一会儿男,一会儿女,一会儿老,一会儿少,有点像单口相声。尤其是唱到打仗的时候,为了营造激烈厮杀的气氛,盲艺人加快敲击渔鼓的节奏,发出“笃笃笃”急促声音,口中喊:“打啊——打呀——打啊——”每当这个时候,我看妈妈神情肃穆,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啊呀,打得真厉害啊!”
   村里要唱新闻,为首者请盲艺人吃一顿晚饭,去七邻八舍凑粮食,你一碗我半碗,凑成十廿斤。谷收季节要米,麦收季节要麦。如果无人来请,盲艺人就要饿肚皮,只得“压”给农家:先是向农家借宿,再软磨烂缠,十有八九能够成功,因为当时乡村的文化生活贫乏,听新闻通俗易懂,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
家乡唱新闻最有名的,当数外婆村里的郑生兴,一生能唱一百五十余出戏,还有五好:记性好、胡筒鼓拍得好、自编自演好、雄喉(真嗓)好、雌喉(假嗓)好,老太太、大小姐、小丫环等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都能用雌喉模仿。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初六,十四岁的郑生兴拜盲艺人郑其禄为师,为期三年,学费六十元。教学的方式是口传心授,师傅唱一句,徒弟跟一句。初学时,师傅教一次二十来句,后来教一次一出。先学滩头,次学小正本,再学大正本,长的有十八出,要唱三个晚上。
为练习唱新闻,他经常凌晨四点起床,摸到师傅家,东奔西跑。晚上回家,他还要一字一句地背台词,直到深夜。到十六岁出师的时候,他已经能背五十五本戏了。从此,他走家串户,唱遍全县的各个村落。
   以前农村交通不便,盲艺人出门靠步行,眼睛看不见,经常摔跟头。三十五岁那年,他摔了一跤,右脚骨折;三十八岁那年,他从桥上摔下去,左脚骨裂。
   当年,我们这些小孩子调皮捣蛋,总想作弄郑生兴。每当他敲着一根竹棒,从村前的大路摸摸索索走过的时候,我们推举一个胆大的小孩子,装着大人的腔调,去作弄他:“生兴,今天你不要回去了,夜里到我们村里来唱新闻。”别看他眼睛看不见,心里像明镜似的,六七岁孩子发出的稚嫩童音,怎么能瞒得过他那双灵敏的耳朵?
   早年,家乡还有个有名的盲艺人叫钟士焕,新闻唱得好,人品也很好。他的口头禅是:“做人要规矩,唱新闻也要规矩。”有的盲艺人为迎合听众的低级趣味,添加粗俗下流的唱词,钟士焕严加斥责:“来听新闻的都是一家人,男女老少、妻子儿女聚在一起,我们自己也有家眷,那些伤风败俗的话语,如何唱得出口?”他唱的新闻幽默生动,亦庄亦谐。刚在某一村坊唱罢,他的胡筒鼓、长夹板就会被邻村的人抢去。
   有一年,有个村的几个小伙子寻开心,要钟士焕连续唱百廿出戏,不准重复。好在吉人天相,他借宿的那户人家的主人是个书呆子,平素嗜书成癖,尤其爱看传书。每晚唱罢新闻回屋睡觉前,钟士焕都要请书呆子给他说书。书呆子说得滔滔不绝,他一边听一边打腹稿,次日白天在屋内默唱,夜晚登台,现炒现卖。就这样,一连好几个晚上,他都胸有成竹,愈唱愈有劲。那几个小伙子筹措酬金越来越难,渐渐招架不住。有一个晚上,待钟士焕新闻唱完,他们不得不向他讨饶。
   我当时年纪太小,跟着妈妈听了不少新闻,稀里糊涂,不知道“自从盘古分天地”中的“盘古”是什么意思,是一只盘,还是一个鼓?在渔鼓声声中,我靠在妈妈的怀里,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