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雪:几点对当代艺术的问究 收藏
2023-12-06 21:14|中国文化联盟网 |

     编者按:杨希雪,现为英籍华人,是英国当代著名画家,诗人,艺术理论家。现任英国诗书画学会会长,法国巴黎文学社名誉社长,香港艺术协会名誉会长,英国汉柏城华人会名誉会长,英国中文教育基金会名誉顾问,曾任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会长、肇庆西江大学名誉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杨希雪对油画、水彩画及中国画有高深的造诣,特别从理论和技法上发展了中国画,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与技法体系。

    前不久,国内一位文化记者去信,针对中国当代艺术问题向杨希雪先生请教,杨先生对其进行一一解答,现将文章整理出来,以享读者。
    金融风暴肆虐之下,百业潇条。当代艺术品在拍卖活动中,也逞现泡沫现象,是很正常的。我想泡沫爆破迟早也会出现的,不过金融风暴,加速了泡沫爆破的提早出现罢了。原因如下:
    卖到天价的当代艺术品,本来就不值得那么高价的,艺术家还在世,尤其年轻人,正来日方长,作品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幅,而且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千计甚至上万计,藏家也不愁找不到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从历来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首先作品本身的历史价值、作者的历史年代,作者的历史知名度、作者的文化历史贡献、著作论述,作品本身的划时代风格,历史定位、创新的技法含量,观赏价值,而且是存世珍稀,仅此一件,或遗作有限等等,每次展转拍卖纪录中的升值比率,都应该是该作品的价值考据因素,真正的收藏家,是会充分评估的。在拍卖过程中,都要全面考虑,食得该行饭,挣得该行钱的人,也不会蠢到自乱阵脚,跟人起哄。我不相信艺评家的吹捧,画廊的炒作,能有那么大的作用。真正原因,确是值得人们深思。一幅画,其实不能说明很多东西。且看电影每秒钟出现十六幅图像,一场电影一小时计,就有57600幅图像,它仅是表达了一个事,其感人之处,也是在于整个故事,并非是某个单一的镜头。单纯的一个镜头,作用不大的。
    1. 您认为艺术的感动之处在哪里?什么样的艺术品最能感动您?
    杨希雪:我作画是想通过图象的创作,去表达我对身边事物的理解,进而运用各种不同媒材的特性,以线条、色彩、结构、层次、机理、气韵等元素,去造就我自己认为美丽的世界,提供大众都感到美丽的一个场景,为自己为别人创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这样的作品,使我心灵得到满足,也能使更多人带来喜悦。故此我行我路,虽身在西方现代艺术大潮中,洁身自爱,孤芳自赏,被人视为”千山独行者”。在我眼中,历代很多名家,为历史留下了无数佳作,真正为历史作出了贡献,留下了年代的痕迹,提供我们视觉的享受。到了近代名其为现代艺术也者,我都不甚理解。只知道一窝蜂劲搞抽象艺术,你抽我亦抽,你歪斜我比你更歪斜,你简单我比你更简单,一蟹不如一蟹。在大型画展中,小孩的涂鸦,被父母送去参展,竟被评为大师杰作,闹出笑话者常见报端。评论说的天花乱坠,离题万丈,也不外似一个醉鬼酒后的呕吐物,无美可言。西方当代艺术潮流的冲击下,西方公众对艺术的兴趣大大减少了,表现在少人学画,少人展览,绘画材料店和画廊纷纷关门大吉。英国亦无例外。当代艺术也者,垃圾也。我只有感概而无所感动,甚至令我反感和反胃。
    2.您最欣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有哪些?
    杨希雪: 大部份中国当代艺术品我都不理解,也不喜欢。正如美国波士顿收藏家-史蒂芬.嘉士健的看法一样----是炒西方现代艺术的冷饭。不过大都是西方形式,换以中国内容----跟主调文艺政策对着干的内容而已。如果我喜欢某类型作品的话,我早就去学习了呢。不过,我确曾羡慕过一些人很幸运挣到了那么多钱,但我敢肯定,连他们作者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人会给那么多钱去买呢?
    3.据英国《星期》周刊的估算,2005年至2006年间,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升幅达983%,而8月7日《2009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价格整体缩水,其中油画及当代艺术价量齐跌,当代艺术名家张晓刚、刘小东、王广义等的作品下跌幅度都在四到五成。您认为产生这样巨大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杨希雪:你提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急升急降,巨大反差的原因,确又考起我来了。我想,得看看怎么样内容的作品受到追捧,我看不是所有吧!在网上展出那张晓刚的一幅作品—“同志””来谈一谈。那是一幅政治波普画,从表象看,三位同志,木口木面,臂上有红色袖筒标记,正是文革红卫兵造型。在今时今日,借古讽今,茅头对着谁?在挖谁的疮疤?我相信作者无心,但有人发生兴趣,尤其美国人,如获至宝也。美国人为什么对这类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兴趣?某两夫妇跑来北京开画廊,大量收购中国当代艺术。一开始就出高价收购,为什么?不可以尽可能低的价钱去私私地收购?而且又可以瞒税,为什么要张扬?他们不考虑回报率吗?
    我想起美国国会的文化基金会,拨出专款,在全世界进行文化倾覆策反,推销他们的所谓自由民主价值观,以达到操控世界的目的。军事行动成本最重,且易遭世人反对。唯有文化倾覆成本最轻,花点”引鸡米”,大可使你”笼里鸡”作反;花小小甜头,就可以俘虏到你们很多年青人的脑袋。他们花十亿八亿美元,不算很多,通过某画廊或收藏家的名义,对某类政冶波普画推上天价,令你这个民族兴奋至飘飘欲仙,他们也可以扮作”有奶的娘”,在”向钱看”这个当下风气中,不跟着”有奶娘”的屁股走才怪呢?结果,令你们那个向工农兵开门的主流文艺政策受到为难。目的也就达到了。况且这类天价藏品适时放盆拍卖,一定还会有某一傻瓜中招的,岂不又可以挣到大钱乎?高招也,明乎此,这种违反收藏品发展规律的现象,不是足以发人深省吗?俗语云,”成斤重田鸡随街跳”,怪现象也。
    捧得某些人得意忘形,飘飘欲仙之后,乘着国际金融风暴之机,轻轻一放手,就将你的灵魂及肉体一起摔得稀巴烂,这么又可以制造另一次”笼里鸡作反”大波浪。令大批”当代艺术家”感到彷徨,迷失了方向,大批画廊关门大吉,光茫一时的艺术活动区近来被排挤掉,某标榜当代艺术大展开幕式上,据报导,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名单有陈冠希、周老虎、范跑跑、杨佳的辨护律师等,看来黄德智也有可能出来亮相呢,他的行动艺术不是更加劲爆吗?说不定将来当众大小便,当众强奸,当众跳楼、甚至自杀爆弹,都美其名为行为艺术吧!我们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在”当代艺术”的腐蚀之下,悲哀乎?
    几年前出现在伦敦的一次当代艺术大展上,有两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当众脱掉衣服,仅留底裤,双双在一张展品的大床上,揽抱在一起打捆,引起很多人围观,后被警察请走成为新闻,行动艺术乎?得到的是不绝的咒骂之声。
   有人或会质疑我,杨希雪在发表谬论,有何证据?是的,我无任何证据,也怀疑这种拿到真实证据的可能性。报章网络的不少报导,恰恰足以作为傍证。我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和艺术实践者在说话,用自己的经验和良知去反省一些社会现象。对于达赖啦麻、热比亚、他们的活动资金从何处来?在伦敦中国大使馆对面,那个24小时站台反中的费用何来?如果站在一个社会的角度,用一种社会判断力去作出评判,大家都可以想象。
  4. 现在国内一些拍卖行在2009年降低了当代艺术品的拍卖频率,有些甚至取消了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不少业内人士评价当代艺术“泡沫挤尽”,您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杨希雪: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下结论,最大问题还要看看作品还有没有利用价值,”潜藏”的买家还会不会继续出钱?还是到此为止。跟风的收藏家是否仍有照跟的想法,变数很多,现在作出任何结论性的评估,都为时尚早。
  5. 您认为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艺术的状况?对于现在当代艺术“泡沫挤尽的情况”,应该用什么心态去看?收藏家应该怎么做艺术家应该怎么做?广大群众又该怎么做?
  杨希雪:所谓的当代艺术,是一个包罗万有的含糊概念,还要看艺术家的具体作品内涵、新意创意、学术含量、技艺含量、难度含量,是否原创、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历史定位,理论根据、观赏价值。而且还应该加上作者人品价值,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值得收藏的价值。其实艺术家的创作和收藏家的选购,都应该考虑到上面的那些因素,才不会走错路。
  6.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价格整体缩水,但是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却有很大的攀升,艺术市场的价值是否需要重新定位?
  杨希雪:古董书画价位的攀升,正是说明收藏家经过冷静反思的结果,收藏活动重回正轨,是一好现象。
  7. 谁都明白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当代艺术,但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向又在哪里呢?能谈谈您的想法或者预测一下吗?
  杨希雪:我在1991,1992年先后应邀回国访问时,都在各个场合提到了你所关注的问题,我呼吁中国艺术的发展杠杆,应操纵在中国人国自己的手上,才有真正的意义。见深圳特区报—1992.4.20.关飞、卢绍武采访报导。这一提法,实际上来自我本人几十年在英国切身感受。我本人一直主张艺术发展的多元性,无意去干扰别人的艺术路向。但我遇到无数的干扰排挤。其中有自命中国艺评家的英国人苏X文先生,每一次在我的画展上指手划脚,令我多次反感而发生激烈的争论。我警告他,没有充分明白我的艺术脉络之前,不要乱加评论,结果都不欢而散。他不懂中文,也想在中国艺术发展上扮作权威,实在是胡闹。但不少人捧得他高高呢,既可悲复可怜。
  我的主张是明确的,用于我自己亦如是,我想我的,我行我的,我画我的,就是不跟着潮流走,在艺术领域内,是千山独行者,继往鉴古而不复古,自主创新而另探溪涧,中西互补,跨越画种界限,综合媒材,综合技法。但有一样是要坚持的是以发扬中华文化艺术为目的,尽了毕生的努力。其他人应该怎么走,请庶我无能为力,左右不了。谢谢你的提问。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