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雪先生的創新實踐和理論建樹 收藏
2023-12-07 20:58|中国文化联盟网 |

   [本文曾首次發表於當代藝術網,這此為配合「慶國慶.楊希雪專輯」,作為一個完整系列,故再次發表。] 

 
    楊希雪先生是集油畫、水彩畫、中國傳統水墨畫、現代水墨畫(獨創紙團印染法)、藝術理論於一身的世界當代著名藝術家、藝術理論家。同時,亦是中國傳統詩、書、畫名人。寫詩、吟對、書法、繪畫己成為他最大樂事。
 
    出生於廣東省信宜縣的英籍華人楊希雪先生,現任英國詩書畫學會會長、法國巴黎文學社名譽社長、香港藝術協會名譽會長、英國中文教育基金會名譽顧問。廣東嘉應學院客座教授,西江大學等國內外多所藝術院校的名譽教授及藝術顧問。曾任英國東方美術家協會會長、中日韓新書畫家聯誼會名譽會長、當代中外藝術家聯誼會副會長、肇慶西江大學名譽教授、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福建泉州華僑大學容座教授、梅州市嘉應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廣州藝師藝術顧問。
 
    楊希雪先生對油畫、水彩畫及中國畫有高深的造詣,藝術作品多次在英國倫敦、蘇格蘭Tweeddale Museum博物館、英國杜林大學博物館、Crawford Arts Centre 蘇格蘭(St ‘Andrews大學)、倫敦現代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舉辦個展,並多次參加了北京、上海、南京、大連、武漢、廣州、肇慶、深圳、東莞、南寧、香港、台灣、新加坡、巴西、南韓的漢城和全羅北道等地的藝術展覽.。
 
    楊希雪先生作品被大英博物館、中國大使館、廣東肇慶葉挺紀念館、前中國政協主席葉選平先生、前中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先先生、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先生、英國女皇、英國皇妃戴安娜等政要名人作重要收藏,以及在世界範圍內的各國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畫作共1800多幅。
 
    楊希雪先生曾榮獲國際金獎、世界紀錄水彩畫長卷吉尼斯世界紀錄、英女王勳章等殊榮。
 
    楊希雪先生已出版有《楊希雪山水藝術論文集》、《抽象藝術變革》(英國)、《楊希雪油畫技巧與探索》、《楊希雪詩畫集》。
 
    楊希雪先生特別從理論和技法上發展了中國畫,建立了完整的理論與技法體系,在當代及今後的藝術史上有著繼承傳統與開拓創新的理論貢獻及突出地位。
 
    一、創新的理論建樹
 
    以建構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而著稱的楊希雪先生,其突出貢獻體現在他的理論與實踐的不倦探索與創新上,尤其是在世界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多元化的今天提出的關於繪畫的“七個多元”、“九個統一”的理論建樹,響譽藝壇,載入史冊。
 
    楊希雪先生在中國山水畫傳統基礎上,撰寫了新的論文20多篇,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其己公開出版的主要論文是:《楊希雪的中國山水畫觀念及其發展動向》、《對傳統的筆墨功夫觀念和藝術語言的我見》、《論現代意識的社會基礎及如何在繪畫藝術中的表現》、《理論性藝術與大眾心理狀態對發展現代藝術的的影響》、《再論抽象與具象統一》、《寫真變形抽象的探索》、《對詩、書、畫的結合與書畫分家的我見》、《論六法的局限性》。此外還有即將出版的論文數十篇。楊希雪先生在藝術理論上主要建樹如下:
 
    1.多元性概念的提出 
    楊希雪先生說:“中國繪畫意念及技法,經各個年代的藝術家的創造發展,確己在理論上、在技法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但是也形成了數不清的條條框框,傳授上大多只能在這些條條框框之內進行活動。例如六法啦、山水十大皴法體系啦之類,結果就未見有更多和令人滿意的發展。如果我們不從現代觀念、現代意識的角度去從事中國繪畫活動,到頭來我們這些歷史上的成就很難成為我們的鞭策,而衹能成為束縛我們前進的框鎖。”因此,他主張中國畫應在認同中國繪畫的歷史前提之下,去考慮在觀念上的突破,不但在觀念上進行突破,在技法上也來了一系列的革新。或者說在觀念上有所突破,技法上大膽革新,在觀念上突破單一性而走向多元性。
 
    楊希雪先生多元概念的建構重點體現在七個方面:
    A、線的多元性;
    B、點的多元性;
    C、面的多元性;
    D、色彩的多元性;
    E、點線面的不重複性;
    F、點線面的不規律性;
    G、作畫工具的多樣性。 
 
    2. 構建“垂直透視”、“全方位觀念”和“微觀山水”理論體系
 
    楊希雪先生是一個創作實踐的有心人,始終進行著繪畫理論的深入探尋,他在進入大的中外繪畫透視理論之後,提出了“垂直透視”的理論體系。他曾作詩一首來詮釋自己的觀點。“高空看山不似山,高空看水曲彎彎,紅綠黃藍鱗片片,白雲烏影跡斑斑”。   他指出:實際上垂直透視之下,不論其屬於宏觀的大地,還是屬於微觀的局部自然景物的放大,都與我們的習慣、與我們的固有畫論是不一致的。---只要你在品評這樣的一張作品的時候,不停留在固有的理論觀念及框框的水平上,就能把人的美學趣味擴展到更高更深的層次。
 
    楊先生的“垂直透視”理論的延伸,而發展成為他的“全方位觀念”繪畫,以楊希雪先生獨創“紙團染印”的山水畫,就是“微觀山水”系列作品,是他“全方位觀念”的再深入,使畫面具有了可分割性,各個局部可以任意切割、組合、擴大或縮小,但畫面仍有生命。他說:看來是抽象藝術,而實際上也是具象藝術:看來是宏觀山水,實際上也是微觀山水,從而達到了他的抽象山水與具象山水的內質統一。
 
    楊希雪先生創造的“微觀山水”是一種大視覺伸縮性理念,如同在宇宙飛船上看星球,亦如在飛機上看地球,按他的話說是“全方位角度和畫面上的自由分割性,從而擴展了給讀者提供的審美空間”。“微觀山水”這一理念,他強調主要是在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上使用該詞,並且它表明了一種對任何微細的肌理形象給予充分注意的傾向。而與這套微觀山水理念緊密相連的是垂直透視法,簡單來說就是俯瞰的視點和平行移動的視點。在他的微觀山水畫上出現的皺折、隆起和凹下等立體結構,都是自然界生成過程的一種模擬,是地殼變動的一種象徵性重演,因而在創造心理上,這一藝術創作的過程便具有了某種“契合自然”的體驗。
 
    西洋繪畫,嚴格依循照相原理,亦即是西方的透視理論。其包涵的元素有特定的光源方向和特定的投影,特定的立場,特定的焦點,特是的視平線,特定的距離。這些特定因素中任何一個發生變動結果都不一樣。而楊希雪的“垂直透視” 理論即無論從上、下、左、右那一個角度耒欣賞這類作品,都不會有倒懸、傾斜、失重等感覺。這正如他在2009年9月10給我的來信中所道“我的垂直透視,全方觀景,抽象具象統一,微觀宏觀統一,畫面有可以無限延申和無限分割特性。觀眾的不同感受,不同結論,完全取決於觀看者本身的立場、觀點、距離、層面和光度,都有不同感受,都是一幅完整的全方畫。有山水,有魚、蝦和花卉”。
 
    3. “九個統一”的理論建樹
 
    楊希雪先生繪畫藝術研究,到目前為止除“垂直透視”、“全方觀景”以外,最受普遍關注的“抽象具象統一、微觀宏觀統一.....”等九個“統一性”的理論命題,是對藝術理論的歷史性貢獻。
 
    這“九個統一”是----
    抽象與具象統一。
    微觀與宏觀統一。
    內在與外在統統一。
    藝術觀念與哲學觀念統一。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統一。
    藝術意識與社會意識統一。
    藝術觀念與社會觀念統一。
    藝術意識與現代意識統一。
    直觀形象與思維觀念統一。
    楊希雪楊希雪先生在他的理論著述中說:“任何對立概念之間,是有很多遊走因素的,時空紐帶的牽引兩個極端概念是可以互動的。對立是可以統一的”。
 
   “九個統一”的建構,支持中國藝術以詩為靈魂畫為體的主張,又指出中國繪畫六法的局限性,拼棄框條主義。同時又強化了中國畫的書畫同源與書畫分家的探索。從理論與上“對中國畫的筆墨功夫觀念提出異議”並支持“中國書法藝術形式的研究與其書寫內涵的創作應該同樣重要”、“自然主義,還自然以真實。藝術的自然性最為真貴”等創作實踐。
 
    楊希雪先生由傳統中國畫,西洋水彩畫到油畫;由花鳥蟲魚到山水畫,風景畫、人物畫到動物畫、到他獨創的全方觀景理論和紙團染印綜合技法和其作品系列。寓抽象與具象於統一,微觀與宏觀於統一,以致于全方觀魚系列。並由此而創作成世界最長畫卷—“文化五千”而被收入健力士世界紀錄。一時間成為世界媒體追訪的焦點。這是中西藝術交流的結果,為現代藝術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因其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特的探索手段,被藝評家們譽為對繪畫理論技法貢獻最多的藝術家。艱苦的自我探索,被藝評家形容為”千山獨行者”,也被歐洲中文無線電視台以”千山獨行”為題,製作了專題節目上下兩集,多次播放。
 
    二、變革的技法開拓  
 
   楊希雪先生諸多理論貢獻是從他幾十年姿姿不倦的繪畫技法的艱苦探索中得來。楊希雪原名楊凱元,1935年出生於當時的廣東省信宜縣一戶農家。他自幼喜歡書畫,曾在今天的深圳及東莞地區執教,1958年移居香港,改名“希雪”。1969年,他輾轉到英國。如今年屆74歲,對藝術的追求已經達到真正的的“開放性心態及其創作上的自由”。
 
    1.   技法變革的意識
 
    楊希雪先生在繪畫技上貢獻是與其理論建樹緊密相聯的,對今者和後人的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引導藝術發展採取多觀點、多角度、多層面、多媒材、多手段和跨畫種的開放性心態;
    (2).創作者自已處於思維上的自由、佈局上的自由、造形上的自由、賦色上的自由,從傳統中國繪畫程式化的框條束縛中,從西洋畫的造型著色的”特定光源、特定焦點和特定視平線的規範中解放出來;
    (3).發展了垂直透視之下的山水畫新境界,真正實現了散點透視圖象.及其畫面可全方觀景、無限延展和無限分割的性格。它給我們提供了無穹無盡的新境界、新感受。
 
   新的理念和新技法為創造世界之最長水彩畫卷提供了理念和技法的支援,1998年,他創作的《中國文化5000年》巨幅畫卷在英國初次展出,在英倫三島引起轟動效應。此舉源於他身在海外,以一顆赤子之心,用繪畫的形式來歌頌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文化史,實為世界美術史上的壯舉,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2.   技法的創新
 
    楊希雪先生有哪些技法創新呢?
 
    (1).紙團印染法為主體的技法體系,發展中國山水畫的點、線、面、色的多元性,創造了紙團染印綜合技法系列。
    (2).水彩畫的晶體溶解排斥法。
    (3).油畫的布上混色法、分層疊色法。
    (4).油彩速寫法,用於人體物體速寫、建築群體速寫。
    (5).毛筆曲線素描山水---羊毛皴法。
    (6).水彩風景畫的中西結合的潑彩法。
    (7).吹風繪畫法。
 
    像許多海外華人藝術家一樣,楊希雪的藝術歷程彰顯了東西方藝術融匯的共性,在香港生活期間主要是進行水彩畫、中國畫、和油畫的創作,他已經表現出借鑒西法、創新求變的強烈意識。曾參加過香港美術界的許多創作展覽活動,曾得到了一些香港前輩畫家的好評。正是由於有了創新求變的意識和寫生的紮實功力使他在移居英國以後,油畫、水彩畫風景寫生獲得很大聲譽。大約從80年代後半期開始,楊希雪把藝術探索的重心移向現代水墨畫的創作,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上同時對於水墨山水畫的現代性轉化與表現進行了大量探索,創造出“微觀山水”藝術觀念體系和以紙團印染法為主體的技法體系。他運用紙團印染法和利用其他媒材作為工具來實踐自己的藝術觀念,從而創作出風格獨特、富有強烈現代藝術特徵的微觀山水畫作品。
 
    從1972年楊希雪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後,隨後倫敦著名的英國藝術聯合會摩爾畫廊(Mall Gallery),英國皇家水彩研究會、英國國家藝術會、大不列顛藝術會等藝術權威機構、聖安德魯大學、丹範令博物館、哈哈士博物館舉相繼為他舉辦了為楊希雪舉辦了個人展覽。
 
     從1972年楊希雪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後,隨後倫敦著名的英國藝術聯合會摩爾畫廊(Mall Gallery),英國皇家水彩研究會、英國國家藝術會、大不列顛藝術會等藝術權威機構、聖安德魯大學、丹範令博物館、哈哈士博物館舉相繼為他舉辦了為楊希雪舉辦了個人展覽。
 
    楊希雪先生在90年代以後,繼續進行藝術上的多種探索以外還積極組建了英國東方美術家協會(The Oriental Artists Association)和其它藝術學術機構 ,為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不遺餘力,享譽藝壇。
 
    楊希雪先生在享譽海外後,仍心系祖國華夏,從20世紀90年代起多次回祖國講學傳道。應邀講學示範的有中央美術學院、北京畫院、武漢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肇慶西江大學、福建泉州國立華僑大學、梅州嘉應教育學院、廣州藝師。深圳高級技術學校。廣州和深圳民主同盟藝術家、廣州美術館、廣州少年宮、還有包括肇慶原師範、高要實驗中學、東莞中學、可園、深圳中學、福田中學等,甚至小學,熱心為年青一代散播一點藝術種子,引發下一代對藝術的與趣。
 
    如今年屆74歲的楊希雪先生,依然精力十足,活力充沛。最使我感動的是:今年8月25日在學生與楊希雪先生失去10多年聯繫後,在雅昌藝術網上看到了先生給我的留言,第二天又展轉通過朋友渠道獲悉學生的電活,我於26日下午北京時間15:00點鐘突然接到先生從英國來電,按時差這時正好是英國早晨他剛早起床時,一個多小時的通話過去了,不想先生競滔滔不停,這哪里像一個70多歲的老人?先生說:他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期間回國參加系列慶祝活動。從先生的談話裏我感受到一個海外華人的赤誠的愛國之心。記得我曾在《楊希雪詩詞》集裏讀到過先生的為新中國誕生50周年大慶時的詩篇:“昔日今朝大不同,民康物阜傲群雄,年更五十方中日,崛起東方一巨龍。” 今年建國60周年期間,我期待著與先生的團聚!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