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联盟网

黄海波和他的孩子:匠心独到,乐传万家 收藏
2018-01-10 13:54|中国网生活 |
 
1515550504400679.jpg

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黄海波,农村出身文化不高的他,从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乐器行业的拾音器制造。对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感到烦闷,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恐惧。

“难道自己就一直这样混着过日子?”他心里这样想到。当时年仅20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应该出去拼搏的时候,怎么就甘于庸庸碌碌过着自己平淡的一切。

年轻就该有的冲动,就不要让内心那团火磨灭了。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厂枯燥无谓的工作,南下惠州,心想打拼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创业”一词竟从这个小毛头身上迸发,不甘于一辈子的打工,不甘于在要拼搏的时候却选择了安逸,如果20多岁的你过着60岁享受的人生,这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他喜欢吉他,喜欢指尖简单的吉他音符就能让老少皆笑。

不顾家人妻子家人的反对,他开起了吉他工厂,做回自己的老本行。此时的他在考察了市场以后,决定走中高端路线。一把吉他的好坏首先在于指板的做工,弦距、共鸣和手感等,市面上的低价吉他,例如“烧火棍”,对新手的学习更是百害而无一利;相比于国外进口吉他,质量音色各方面都很拔尖,但由于价格过高,大多数普通的玩家来说,根本消费不起。

热爱与惋惜,成了黄海波创业的矛盾。热爱那片属于音乐净土,一把吉他就足以慰藉的焦躁;惋惜那些追求梦想又迫于现实无法再继续的无奈,决心在从中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吸取进口吉他的质量和技术,把价格降到最低,让普通人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作为消费频次较低的乐器产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打造自主品牌,首先质量一定要保证,于是凭借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经过不断的实践调试终于研磨打造出第一把威尼斯吉他,时至今日已是十年的沉淀,能荣登央视成为央视合作品牌让他倍感欣慰。

从一开始的手工定制吉他,到今天的行业小有名气的乐器品牌,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都让他感触很深。每一把纯手工打磨的吉他,都像他的孩子一样,在他看来,吉他必须精工细琢,出厂必须具有“灵魂”。

因为他深知,每一把吉他都会有一个归宿,不管吉他未来是谁拥有,也绝对会像挚爱之物一样爱惜。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