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2月30日电 (记者 胡远航)30日,元旦小长假第一天,云南省博物馆一楼的展厅内,两岸“合璧”的精美织锦“壮太同纹锦”,吸引众人驻足。
这一织锦,采用“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与台湾太鲁阁锦共有的图样为基础设计而成,以蚕丝为底,丝、毛线挑花,佳丽厚重。它背后,还有着一段长达7年的美丽“约定”。
这个约定,缘起台湾“织女”连美惠、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贺卡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吴伟峰。
“多年前的厦门文博会上,我对太鲁阁锦一见如故,就赖在连美惠他们的展位上。”吴伟峰回忆称。彼时,他是一名资深壮锦研究者,也是一名“织男”。
“看第一眼就觉得太鲁阁锦与壮锦很像,亲近感油然而生,”吴伟峰说。
连美惠则称那次相识是一个美丽的约定,“听吴伟峰描述壮锦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广西走走,看看远隔千里的两种织锦是不是真的有相似之处”。
2010年,连美惠受吴伟峰邀请去广西,第一次看到贺卡收藏的壮锦,发现两种织锦部分纹样惊人的相似。随后,她和贺卡一起开始多年的寻访之路。
“我们跋山涉水,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走,系统收集广西各地壮锦的工艺、纹样等方面资料,惊讶地发现壮锦和太鲁阁锦无论是材质、工艺,还是图案和功能用途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相似度。”连美惠说。
贺卡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她们每每找到两种织锦共同图案时的样子。“‘一样的,真是一样的’,大家止不住地激动。”贺卡说,后来,她去到台湾花莲,也觉得像回家一般。
“明明相隔千里,却如此相近。”连美惠和贺卡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份缘分结成正果,她们相约让双锦“合璧”。
2017年4月,“壮太同纹锦”在历时3年的设计创作后面世,出现在相约已久的“桂花与壮太——壮锦与太鲁阁锦历史文化展”上。2017年年底,“壮太同纹锦”的全国巡展之旅开启,首站便来到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壮锦与太鲁阁锦的历史与文化,也希望和大家分享‘壮太同纹锦’的故事。”贺卡说,为了更好地传承壮锦、太鲁阁锦和“壮太同纹锦”,两岸“织女”们还共同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如今,两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传承织锦技艺的队伍中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