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惠安县,一个历史上贫瘠穷困的地方,6000余户业主组成了一个社区,叫聚龙小镇。与许多同类社区一样,这也是一个地产项目,但不同的是,这个小镇却似乎真正像世人展示了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人们在这里怡然自得,走在路上可以和初次谋面的陌生人微笑问候;可以无条件地信任彼此,把家门钥匙放在物业或者邻居手里;可以在不安摄像头的超市自助购物,自己在敞开的钱箱里付款找零;有人可以坐拥几千万的资产而顶着烈日去小区里捡垃圾和烟头;可以在业主菜园免费种菜,收获的季节又会无偿分给周围的邻居……这里有能记住三千个业主车牌号的保安,这里有“登山俱乐部”“业主歌舞团”“行车协会”“太极协会”“书画协会”等几十个以兴趣爱好为分类的自组织,也有以助人爱邻为己任的“正能量微信群”“爱心义工社”“爱心顺风车”“老兵服务队”“文明督导团”等十几个公益自组织。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的青年教师车凤对于聚龙小镇的观感。作为一个学院内的知识分子,当她2013年因缘际会第一次来到这个社区时,她就一直好奇:为什么一个从来不做广告的楼盘能做到让人口耳相传?社群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小镇何以能把一个个过客变成归人,用什么再造了他乡里的故乡?这个小镇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一个小镇的公共文明和公共秩序如何建立?带着这些问题,她申报了研究课题,她想研究这样一个文化社区是如何建立的。三年后课题结项,车凤写出了《境由心生——一个中国小镇的文明生态与文化哲学》一书,日前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全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聚龙小镇是否能作为一个可被借鉴的个案,为更多的中国小镇、更多的中国社区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价值?带着这个核心问题,澎湃新闻记者对车凤进行了专访。
澎湃新闻:你是如何会介入到聚龙这个项目中的?在没去聚龙之前你的想象是什么样的?去了之后又是什么样的印象?
车凤:2013年8月,小镇举办了一个文化论坛,当时的组织者里有一个是我的朋友,他就邀请我说,“你一定要来这个地方看看,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镇。”
我当时想象中应该是一个古镇,比较有历史文化积淀的那种,就欣欣然去了,后来才发现和想象的截然不同。一开始会有些失望——这不就是一个大的房地产项目吗,也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社区,但是它是2007年才创建的,并没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进入这个地方,看到了外在的景观后我就想:我本来是冲着文化去的,估计是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了。
然而,在小镇呆了一天多之后,我发现这个地方确实有些特别:这里边的小镇居民,真的有点像脱离时代似的,活在自己的一种生态里边,就像《桃花源记》里写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当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的确会觉得,这个小镇的居民活得似乎非常单纯,人与人之间也是比较温暖有情的。当时住的酒店里,纸巾盒、水杯上面都有一行字,叫“挑战没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圈”,虽说这句话从理论上并不很严谨,但它能让你感觉到一种精神,就是有人想去改变人际的冷漠和隔绝。当时接触到的小镇人,基本上都没有太高的学历,但是都是笑意盈盈的,的确很热情很实在。
第一次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且隐约给了我一种震动:原来我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人格修养也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也罢,更多是书本上的,或者说是一种“说法”,但是在聚龙小镇,传统文化是一种“活法”,他们在践行很多理念——虽然说这种践行很多时候他们似乎是出于本能一样的,并不是先有了对理论的认识再去做,而是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做、这样活。于是在2013年底的时候,借着学校的一个“青年教师自主科研基金”项目,我就申报了这个选题,想做这个社区文化的个案研究,其实也就是想了解古人的那些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还能否在今天最平常的中国人生活中去体现和传承。后来学校审批通过了,我有了一些资金,就不定期地回到小镇去更深入地了解和探访,去寻找我内心疑惑的答案。简单说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到现在4年了。其实课题早就结项了,但是我一直在陪伴和观察这个社区的成长。
澎湃新闻:我注意到今天很多地方的社区营造也好,乡村建设也好,或者都市更新也好,似乎都有一个模式,就是地产进来,艺术家进来,然后造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比如图书馆),但似乎聚龙小镇没有走这个模式,为什么?
车凤:你说得特别对,或许多数的小镇是以产业为核心,带动整个的生活和小镇文化,地标性建筑一方面或许有实际的功用,或许也就只是个地标,吸引人眼球用的。聚龙小镇的建造和发展模式,其实和创建者对它的定位和初心是直接相关的。
首先,这里边最早入住的一批业主,正是开发商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他们,换句话讲,这不是他们旨在“捞一票就走人”的一个单纯的商业地产项目,而是在建造自己的一个家园,既然如此,他们最关注的一定是在这里居住的感觉,他们自己也是业主。
事实上,小镇所在的这片土地,2007年之前基本都是荒山,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从小就在这片荒山旁边的村子里长大,他们在自己个人人生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共同有一种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他们曾经因为这个穷困的家乡而觉得抬不起头,所以这个改变它的愿望非常强烈。而30年以来我们这个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上发展的不平衡,给人带来了一种“乡愁的失落”情绪,他们也是希望自己还能做些什么,重寻过去熟人社会那种温暖的记忆。
澎湃新闻:聚龙小镇这个社区由6000余户业主组成,这些业主是通过何种方式进入到这个社区里的?他们是因为对于传统乡土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而来到这里吗?
车凤:现在已经超过7000户了,当然常住的没有这么多户,因为很多人在这里都是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据我的了解,大部分人都是因为亲戚朋友的介绍,有些是来旅游或者走亲访友的,来了之后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有很多人就开始恋恋不舍了,再一接触业主们,包括那些小镇的工作人员,就会觉得这种真诚而又亲切的人情味实在吸引人,确实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所以就想更多地来住,进一步就想拥有自己的房子。
你说的对传统乡土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是能代表不少人的心态的。小镇有业主开心菜园,哪家人喜欢种菜就可以申请一块地,每个月只交10块钱的水费就行。这种特殊的“农耕生活”的确让不少人喜欢,关键是自己种的菜可以很天然很有机,不施化肥农药,吃着放心。另外,吃不完的蔬菜瓜果他们会拿去跟邻居分享,在小镇,很多人家都有过一种经历,就是早上一开门,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一袋新鲜的蔬菜,往往就是好邻居从地里刚摘了送来的。
乡土生活还有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很亲密地交往互动的,小镇的邻里宴也早就成了一张社区文化的名片,大型的邻里宴通常是物业组织的,每年两次大型的会有几千人同时聚餐。而日常小型邻里宴,几家人在一起做饭、吃饭这种,通常都是业主自己组织的,各种理由都有,有时候以楼为单位,有时候以单元为单位。
《境由心生》里提到过一位王红丽大姐,她本来是河南人,在一家建筑设计院做高级工程师,她就是因为太喜欢小镇的生活而拒绝了单位的返聘,在小镇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和公益组织的活动,觉得活出了一种滋味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小镇的吸引力不只在于传统乡土生活,更在于让人发现自我、找到自我价值和存在感。
澎湃新闻:你在书中写到聚龙有一个组织叫“文明督导团”,这个组织是群众自发的吗?他们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在居民中间培育一种公德?
车凤:聚龙小镇一共有19个群众组织,有一些是以兴趣爱好聚集的,比如歌舞协会、棋牌协会、摄影协会、自行车协会等,有5个是公益性的、志愿服务的组织,有爱心义工社、老兵服务队、文明督导团、爱心顺风车、环保志工组。小镇的这些协会和组织,都是业主自发建立的,但是从聚龙物业的角度会给予一些引导和方便。比如会辟出一些公共区域,作为各个组织活动的场所,物业公司也会有专门的社区文化部,如果需要公司提供一些帮助,他们都会积极配合的。比如各个协会招新人的时候,小镇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也会帮助发布信息。
说回文明督导团,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社区里捡拾垃圾、劝导游客不文明行为、在大型的社区活动中提供一些志愿服务等。至于说到在居民中培育公德,这其实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多人都说小镇是个修行的道场,如果你走在小镇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真切朴素的氛围,提醒你注意自己的言行,甚至调整自己的心念。你随处都能看到一些宣传语,比如“人过地净,尊重劳动”“这里没有陌生,我们都是一家人”“在小镇,最美的风景是文明”,包括“修己安人、养德睦邻、求真明道、聚善归心”的聚龙核心价值观。这些内容,其实构建了一个“场”,让人浸润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小镇人真的相信这些价值观,并乐于去践行它们,而不只是把他们看成空洞的口号。
古人讲“不诚无物”,每个人都相信这些宣传语,恰恰是大家看到了、感受到了这些语言和文字背后的诚意。比如说“修己安人”这四个字,这个修己,是从小镇最高的管理者做起的,要求员工和居民捡烟头,董事长和总经理自己也是要捡的,要求员工做到的,管理层一定是先做到。在小镇里边,不管认识与否,人们在路上偶遇时都会彼此微笑问好,这在外界看来很“奇葩”的行为,恰恰也是从小镇的创建者、管理者中先力行、先建立行为模范的。所以一层层、一点点地推广开来,慢慢形成了整个小镇的共识,也慢慢凝聚了聚龙的精神和文化。
在我们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一个人所受的大部分教育,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教育的诗意的描述曾经打动了许多人,他说,教育其实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中国古人讲,君子有个使命叫做“化民成俗”,其实聚龙小镇也是在化民成俗。
除了宣传语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小镇其实也有很多特殊的教育场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信用良品店。虽然都是不设收银员的自助类型商店,但是与马云在做的无人商店不同,小镇的信用良品店不是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管理和约束顾客,而完全靠的是一种“自觉”,这家店里不仅没有收银员,也没有安装摄像头,靠的就是儒家讲的“君子慎独,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有些人开玩笑说,在这里,想做坏事的人都不好意思做,因为在一个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信任的大环境中,这种无条件的信赖和尊重会让人内心产生很大的震动。
所以说,这个地方培养公共文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的是无形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澎湃新闻:在书中,提到有一份《聚龙小镇文明公约》,主要是行为守则,从内容来看似乎和很多地方的文明标语等没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那这份公约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可以内化为当地人的行为规范的呢?
车凤:你说到了特别重要的一点,这份小镇文明公约,其实是没有任何强制力量的,它只是对人的一种提醒,而已。其实2009年小镇就提出了最早的《文明公约》雏形,在一些园区内的公共空间都有所体现。到2014年正式发布了这一公约,当时是在营销中心贴出来的,要求每一位购房者在购房之前必须签订这一公约,否则就不能签订购房合同。换句话说,这在表明一种态度:小镇要找的并非是那些买得起房的人,而是认同他们的价值观的志同道合的业主。后来,就不仅是购房者要签这个公约,就连来小镇参观的团体也需要签订,一方面让大家了解在园区参观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也借此让大家了解了小镇文化的一部分。
在2017年7月,我在小镇参加了一场“做知行合一的文明聚龙人”的活动,居民们谈了很多在小镇受到的教育和自己的改变,被小镇的领导(开发商和物业方面)触动和改变,被环境触动和改变,被邻居触动和改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影响和改变人,这是一个隐性的漫长过程,所以今天的一切都是结果,十年来的坚持才是关键所在。其实“多做少说”多年来一直是小镇人的一种默契,一份公约起不到强制的作用,更多的工作还是一种日积月累中完成的。
澎湃新闻:郭于华教授说她从聚龙小镇这个案例里看到自治的意义,你能否具体讲讲自治在聚龙是怎么体现的?
车凤:小镇的群众自组织是比较发达的,各个协会和俱乐部都是大家自发建立起来的,他们会不定期举行会议,探讨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到位、如何把小镇建设得更好,每次社区有大型活动的时候,各协会也都会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出人出力。
当然,物业公司的确也会给予他们一些必要的协助、引导和支持。从小镇创建者的角度而言,在2009年他们就提出了“共建文明社区、共享美好生活”的理念,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在打造一个超大的家园,小镇内的居民之间、物业和业主之间,都是以“家人”相称的,有了主人翁的意识,他们做的很多事情就是觉得自然而然在为自己做、为自己的家在做。
我在书中提到了一位业主,每个星期都去园区里义务捡拾垃圾,有一次一个外面来的游客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说,这是我的家,如果有人往你家院子里扔垃圾,你要不要捡呢?把人家噎够呛。
小镇的这种自治特点,说白了还是因为居民有一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内在认同,所以乐于付出乐于奉献,有些时候即便有人际交往中的小摩擦也会比较容易化解。
澎湃新闻:聚龙小镇的宗旨是“家文化”,但是就像宋少鹏教授在文章里谈到的,传统意义上的家文化里面有一个性别政治的问题,比如家庭分工是性别化的,而且福建给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是父权文化根深蒂固的一个地方,那聚龙小镇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它如何壮大女性在社区营建中的主体作用?
车凤:小镇的家文化,我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建立在聚龙物业所创建的亲情式服务的基础之上。很多小镇居民把开发商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看成是大家长,那么一个大家庭总体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是由他们来规划设计的,是小镇人共同的未来。
然而,在具体做事的层面上,物业公司的总经理陈小香就是个80后的女性,各个群众组织的骨干也多半是女性,比如爱心义工社、环保志工组甚至文明督导团等,核心成员都是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居民。
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女性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更加柔和、包容,也更具有利他精神,这至少是一种普遍性的认识。从当地本土文化的影响来讲,惠安女早已成为勤劳、善良、坚定甚至隐忍的一种符号,我看到小镇的建筑工地上常常有挑石头的女性,我想这种文化也无形中会给小镇的女性带来一种影响。
事实上,她们并没有刻意去营造女性在社区营建中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她们对小镇整体文化和文明的塑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澎湃新闻:你认为像聚龙小镇这样的模式可以推广吗?
车凤:聚龙小镇的模式?它的模式似乎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呢。它的物业管理是一种模式,家文化的打造是一种模式,社群的组织也是一种模式,也有好多地方没有模式,无招胜有招。如今每年都有几千人到小镇参观、学习、考察,各个行业和领域的都有,我想他们就是在寻求某一些方面的启发,回去再结合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吧。
我是希望它的社区文明和文化的部分能够在更大的层面上为人所知,它在建立自己的文明生态和文化哲学的过程中,用微光照亮了人心,这种微光也应该照耀到更多的中国社区才好。事实上这也是我写书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