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石晓丹 实习生陈佳)记者28日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2017年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3件实事已全部完成,其中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保护修缮传统特色民居等8件实事均超额完成任务。
据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介绍,2017年年初,山东省公布了2017年文化惠民13件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其中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保护修缮传统特色民居、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社区)、乡村学校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上平台、财政困难县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扶持“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免费送戏下乡等8件实事均超额完成任务。为完成这13件实事,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投入4.19亿元,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2.14亿元。
其中,山东省文化厅超额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按照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20000元、6000元的标准要求,落实传习活动补助政策;举办了15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培训人员800人,全省各地延伸培训传承人、民间艺人12600人;面向群众共开展下乡演出1790多场次,观众达660万人次。
今年,各部门加大文化帮扶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工程项目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了全省2000个贫困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支持10000个财力困难县行政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20个财政困难县县级文化馆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实施农村儿童阅读工程,为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少年儿童配送少儿类出版物及数字化设备,不断增强贫困地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
而“乡村记忆”工程则是山东加强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记住乡情、留住乡愁”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今年,山东省文物局经过一年的努力,初步统计山东各地实施了民居维修690多栋、2200多间,投资累计7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