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文化脉动) 收藏
2017-12-28 10:24|人民日报 |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讲述文物的今生故事。资料图片

  演员刘涛在演绎文物的前世故事。资料图片

  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文物,每件文物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明星国宝守护人”,他们将和其他守护人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随着九大博物馆的大门一一推开,27件“国宝重器”的传奇一一揭晓……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将文物承载的历史记忆、人文精神和大国气象生动解读,以古人之规矩,承时代之生面,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让国宝活起来”。

  《国家宝藏》这样文物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也带动了一场文化遗产热潮。随着人们对文物的持续关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形成合力。

  全新创制“纪录式综艺”,让“国宝”开口说话

  想到《国家宝藏》能火,没想到这么火!《国家宝藏》自12月播出后,引爆了电视、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成为现象级文化综艺节目。

  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谈到初衷时说:“一件件文物,历经岁月的洗礼辗转到我们面前,其实就像一个个历经风雨的生命,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受想和人们诉说。希望能擦去上面的蒙尘,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亲近文物。”

  这档名叫《国家宝藏》的节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九大博物馆每家推荐3件文物,节目展示后交由公众甄选,最终每家选出一件;第二阶段,举办一场以选出的9件文物为主题的文物特展。

  节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用困难重重来形容。联系博物馆、确定明星、推敲文物故事,寻找文物的今生守护人……“但凡有一点退缩,或者有一点将就的念头,可能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于蕾说。最终,节目以融合纪录片、真人秀、综艺等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于蕾创造了纪录式综艺的样态。执行总导演汤浩说,希望做有社会价值、有引领性的节目,可以唤起人们对文物、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然而,“博物馆=旅游点”的偏见,还在人们当中广泛存在。数据显示,尽管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但使用率却不算高,观众平均每两年才进1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观众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3—5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看一个博物馆是不是真正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就看它的资源在多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如何打开博物馆里的“奇妙”,让它真正“鲜活”起来、“亲和”起来?《国家宝藏》正是借助电视综艺这一传播载体,进行探索和尝试。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评价,《国家宝藏》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对文物的展览、文化的展现,更是唤起人们进入博物馆的兴趣,让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博物馆建立联系。

 探索文化节目新蓝海,夯实“综艺稳生态”

  演员刘涛是第一个答应做守护人的明星,她坦言听到“国家宝藏”这几字就被感动了。刘涛说:“这样一档节目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门、打开你的兴趣度,也打开了你对中华文明传承的一种使命感。”参加过很多综艺节目,也拍过许多影视作品,但以舞台剧的形式为观众解读历史还是首次。到了现场,刘涛还是有点发怵,“故事呈现时间不长,本子跟一集电视剧一样厚。”

  与其他节目不同,《国家宝藏》对明星守护人的考验是全方位的,对历史的认知、对演技的拿捏。总编剧于新玲说,每一个文物故事,我们都要经过前期调研,然后写出不同角度的故事,谁来主讲、选哪段故事。确定明星守护人后,我们会发文物的背景资料、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人物,让明星做足功课。一个剧本的敲定,至少要经过20稿。

  最终,刘涛作为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妇好鸮尊的守护人,演活了“商代女战神”妇好的前世故事。和刘涛一样,李晨、雷佳音、段奕宏等明星,生动演绎了文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文物。

  而与文物的前世故事相比,文物的今生故事也成为亮点。博物馆志愿者、考古工作者、大学教师、博物馆工作人员……都加入了文物今生故事的讲述,让文物更好地活在当下。于蕾说,尽管有明星参与,但我们节目最大的“明星”是文物。“不管是明星、素人、主创,我们都怀着敬畏心,那是对文物、对文化的由衷尊重。”

  央视副总编朱彤说:“所有创作人员无不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为每一件国宝记载的民族基因密码而感叹。所有的信息与感受,都将通过丰富多元的视听手段、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传达给每一位电视观众。让精致的国宝与精心的创作叠加。”

  在电视屏幕上,继“诗词热”和“朗读热”之后,蜂拥而至的文化综艺在文学细分领域的题材开发上出现了严重的雷同趋势。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浩若星辰的文化遗产为内容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又亟须当下在珍视与呵护中去继承和挖掘。

  随着人们对文物的持续关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一股文化遗产热潮正在兴起。《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遗产多维度期待。

  节目总制片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吕逸涛说,从“诗词”“朗读”到“历史文物”,央视综艺正深入挖掘文博领域,探索文化节目新蓝海,夯实“综艺稳生态”。

  所谓的综艺稳生态,就是精益求精的电视匠人们致力于开掘节目深厚的人文意蕴和文化品格。于人民群众中寻找源头活水,和社会热点相契合,与观众的情感相融合,做到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大视角出发、大情怀展现。“以创新思维把握时代脉搏,融入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讲中国故事、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吕逸涛说。

  从文物中寻找文化自信,一场文化遗产热正在兴起

  “我一直拿故宫当景点,但通过这次工作经历,我才真正领略到故宫的魅力。”出生于1989年的导演毕波,是《国家宝藏》第一集的导演。拍摄故宫的经历,注定要在他的人生经历中留下不同寻常的一笔。他跟随摄像拍摄《千里江山图》,在卷长11.9米的画前,看到了绵亘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渺的江水,看到了18岁作者横溢的才气和满满的心力。他把对文物的理解和尊重,也通过镜头带给了观众。

  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王佳琦是一名“95后”,在节目播出后,她和身边的同学都成为忠实粉丝,他们还在课堂上专题讨论起这个节目。她说:“《国家宝藏》令人惊艳,每一件文物都请专家进行讲解,重现当时的工艺,这一点就足够吸引我!《国家宝藏》在无形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仅爸爸妈妈喜欢看,就连我们也很期待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来为观众“展出国宝”,解读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让观众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精神内核。《国家宝藏》让那些珍藏于历史长河的文物走到聚光灯下,走进最大众化的“客厅文化”,成功吸引了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

  在中国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网站B站上,一些95后、00后的网友自发成立了答疑解惑小组,从历史故事到博物馆与博物院的区别,他们一一解答。文末不忘加上“中华气节,精神永存”。

  吕逸涛希望,“每一件文物都记载了中华文明、文化的基因,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热爱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的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文化。”

  为此,九大博物馆馆长组成“国宝守护联盟”,希望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伴随节目的播出,一系列丰富有趣的主题互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在体验和交互的润物无声中建立情感的链接和时代的共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去发现、去呵护、去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事实上,通过人们与文物的对话,触摸到文物的温度,感知到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国家宝藏》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也让更多人关注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说:“《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我们期待通过此次电视的国家队和博物馆国家队的合作,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巡视员罗静说。 (记者 王 珏)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