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专职干部王英 用生命坚守扶贫岗位 收藏
2017-12-27 19:44|中国网生活 |

12月11日 天气阴

第一次听说王英这个名字,是在2017年6月29日。一场突发的车祸把重庆市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的3名扶贫干部带走了,唯独留下了王英。

那一天,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国权,复兴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站长、柿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李奎,柿坪村党支部书记彭中琼,以及柿坪村专职干部王英,一道前往村里开展脱贫攻坚入户走访工作,却没料到在途中发生车辆侧翻,何国权、李奎、彭中琼永远的倒在了扶贫路上,留下王英一个人继续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第一次见到王英,是在2017年12月11日。时值当日,那场令人悲恸不已的车祸已经过去5个多月,整整165天。

那一天,身高仅一米五的王英穿着一件军绿色的羽绒服,留一头干练的短发,初次与我们见面时,她始终面带微笑。

图为王英与村民交谈。新华网 李相博 摄

其实,在见到王英之前,我们都以为王英是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干部”了,以至于当这个小身板的90后姑娘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一度感到诧异:从那场车祸里死里逃生的王英,竟是这样一位年轻人,她瘦弱的肩膀将如何担起柿坪村的扶贫重任?

不过,在深入接触之后,我们渐渐打消了疑虑,并由衷地为王英点赞。

王英现任重庆市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扶贫专干。在村里,她是村民的知心干部;在家里,她是妻子,是4岁孩子的妈妈。而对于她自己而言,还有一重身份是她时刻记在心头的,那就是那场车祸里唯一留下来的人,“坚守,是我唯一的选择,决不能让逝去的三位前辈白白牺牲。”

回忆起车祸那段时间的经历,王英数度陷入哽咽。“这件事情是我心里永远的痛,是我人生的巨大转折。”

王英说,当初考进村里的时候,她以为基层工作无非就是在村里走走转转,甚至不用在办公室坐班,谁知到了岗位上才知道基层工作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那个时候,我曾多次想过要放弃,一是收入低,二是工作繁琐难搞,当时彭书记(彭中琼)一直鼓励我,才坚持了下来”。

“车祸那段时间我的内心非常痛苦,晚上经常做恶梦,还会梦见彭书记他们”,王英说,当时家里人非常担忧,一度要求她辞职,还准备为她请心理医生。

“其实,我自己也想过放弃。”王英说,车祸在她心里留下了非常大的心理阴影,说不害怕都是假的,“但是,每当想起彭书记他们,想起村民在他们灵堂前竖起的大拇指,想起村里的贫困户都到医院来探望我,希望我不要离开,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坚守在这里。”

从“坚持”到“坚守”,仅一字之差,但这一个字之间却承载了太多东西:是三条逝去的生命,是克服死亡恐惧的巨大勇气,是贫困户脱贫的希望,甚至有关柿坪村未来的兴衰。

图为王英整理的贫困户资料。新华网 李相博 摄

12月11日当天,在与我们讲述车祸后心路历程的同时,作为扶贫专干的王英,还向我们介绍了柿坪村目前的发展情况。

柿坪村位于城口县城东南面,距县城8公里,城(口)巫(溪)公路越境而过。但全村326户村民,仅有10来户居住在城巫路附近,大多数村民分散居住在山上。当时,村里没有通畅的公路,村民也没有脱贫致富的产业。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柿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425元。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我们村已于去年整村脱贫了。”王英介绍,2016年底的数据显示,柿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03元。

谈到柿坪村整村脱贫的经验,王英表示,修路是脱贫的第一步。当初,在彭中琼等人的带领下,经过近两年的奋战,柿坪村新建村级公路3公里,硬化公路11公里,人行便道硬化6.5公里,初步解决了贫困户出行难的问题。

路通了,柿坪村便开始发展产业,以促进村民脱贫增收。据王英介绍,目前村里主要有南方草场项目、山地鸡养殖、核桃种植三大产业,“我们把村民的土地流转过来,进行适度规模化发展,村民不仅可以收取土地租金,还可以享受股金分红和务工收入。”

南方草场项目建于柿坪村山上,主要靠流转村民土地种植草地养殖肉牛。该项目养殖规模控制在500头内,政府配套的130万元资金,40%作为土地流转户入股资金、10%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村民与集体参与经营分红。

图为张林青在肉牛厂工作。新华网 李相博 摄

今年63岁的张林青是居住在南方草场附近的村民。据他介绍,以前村里没有产业,只得外出打工养家,年收入才1000多块钱。

“现在我就在南方草场务工,收入增加了不少”,按照土地每亩500元/年租金算,张林青两亩半的土地一年可以增收1250元;按照1500/人的分红,张林青一家四口一年有6000元分红收入;张林青在草场务工的工资一年在7000元左右;再加上每年12000元的低保,张林青一家现在年收入近3万元。

“比起物质上的脱贫,我认为精神上的脱贫更加重要。”王英说,脱贫攻坚摘帽不是最终目的,改变贫困村民的等靠思想,唤醒他们的内心动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也才能更好的巩固脱贫成果。

“接下来,我会一直坚守在我的岗位上,不管是20年、30年,还是40年,只要有一户没有脱贫,我就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王英表示。(完)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