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火了 凸显中华文化自信 收藏
2017-02-20 10:33|中国国防报 |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近日落下帷幕,10期节目,为广大观众奉上了10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据调查统计显示,通过电视和网络收看该节目的观众累计达11.63亿人次,夺冠的复旦附中16岁选手武亦姝迅速成为超级网红,圈粉无数。

诗词节目如此火热,反映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古典诗词的甘霖,折射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之所以欣喜,是因为另一侧面存在着忧虑。

网络时代,许多东西已经不需要人们记忆了,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所需经典。有位网友说:“一部手机在手,哪首诗词找不到,干嘛还要背呢?”但笔者要问,如果我们连诗词的名字都不清楚,关键句也不记得,又如何搜索呢?至于感悟诗句的意境和哲理,并信手拈来应用,那就更谈不上了。有人说,今天是文化快餐时代,浅阅读的人多了,深阅读的人少了;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物以稀为贵,正因为腹中“诗词墨水”不多,所以我们被优秀选手征服。当然,这样的征服是好事,是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诗言志,歌永言。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为人们的心灵认知,使一代代中国人从中得到滋养。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浓缩的中华文化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

习主席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那么,怎么传承?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文化传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要求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我们中华儿女是最有理由充满文化自信的人,因为中华文明经历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和消失的文明。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而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一定要将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来传承,从中汲取力量,奋力前行。 

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犹如日月光辉,点燃了世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信火炬,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只要我们人人高举文化自信的火炬,照亮内心、照耀前程,以强大的自信迎战风雨、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