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将“创新基因”深植校园文化 收藏
2017-01-06 09:17|光明网-《光明日报》 |

 “上天入地、变化造型,这些机器人无所不能!”近日,在南京工程学院举办的首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上,由该校学生独立研制的“机器人海空陆战队”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展览展出了该校学生的72篇科技创新论文、72项专利和116项科技创新创业成果。

  在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课程。为引导学生参与“双创”学习,学校面向不同专业开设创新艺术、创造学等43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并在学校校园网上认定100门慕课课程。此外,学校还自主编撰了《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等教材,并设置了10个创新创业学分,形成“事事敢争先,人人勇创新”的校园文化。

  “我们的‘锥筒式硬币筛分机’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这多亏了学校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大胆尝试。”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大四学生陶红说,学校重视实践业务能力培养,规定实践教学内容要占到课程的三分之一。“在一次实践课上,我们发现市面上点钞机很多,但是点硬币的机器却没见过,于是想到可以设计一种对硬币进行分类的机器。”有了想法,团队历时大半年,终于研制完成。“这部机器可在1分钟内,对3000多枚不同币值的硬币进行精确清点。”

  院长孙玉坤表示,为促进创新到创业的成果转化,学校成立了创意空间、创新空间、创造空间、创业空间的“四创”平台,在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为了配合‘四创’平台建设,我们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孙玉坤说,学校聘请了220多名业界技术专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成立了由59个专业建设团队和15个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等组成的名师劲旅。

  就读信息工程专业的阚逸龙就是“四创”平台的受益者。2012年,阚逸龙开始开发一款为大众解决生活琐事的手机App。创业之初,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办公地点和实验室,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为他解决了难题。此后,阚逸龙的公司飞速发展,开发的“城市之星”手机软件走进了南京各个社区,先后成立了13家分公司。

  “文化是学院发展的灵魂,而创新文化则是南京工程学院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该校党委书记史国君说,“我们致力将‘创新基因’深植校园文化,使其成为学院发展的方向与师生努力的目标。”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