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成功召开 收藏
2018-12-08 15:09|中国美术学院 |

2018年12月1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创业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承办,华夏博雅(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暨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高峰论坛”于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盛大开幕。本次大会恰逢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之际,汇聚全国艺术管理教育开拓者、相关机构负责人、媒体和文创产业领域精英,展开新时期多维度“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探讨。在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倡导共创、共享新时代文化资源的模式,突破地缘、文化、城乡和行业壁垒,以互联互结的智慧,共同激发当下艺术生产、艺术教育向社会文化资源转换、强化艺术教育一体化的实践。

与会嘉宾大合影

会议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杭间教授进行开幕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杭间教授代表中国美术学院,欢迎与会嘉宾并祝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在中国美术学院顺利召开。杭间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院系特色发展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概况。并且杭间教授根据自身接触艺术管理的经验谈到,目前中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在整个中国的艺术及艺术产业的发展上,面临着许多建设点和机遇,中国艺术管理与国际艺术管理存在共同特性,但也需要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存在很多不同于国际的艺术管理问题,期待各位老师、专家在两天的论坛中发表高见,相信必定会给中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艺术管理系主任、本届论坛与竞赛召集人单增教授主持开幕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艺术管理系主任、本届论坛与竞赛召集人单增教授担任主持,首先向与会嘉宾、参赛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及热烈的欢迎,同时致谢中国美术学院领导部门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给予支持与信任,并介绍了本届年会基本情况,围绕“多元、跨界、智能、创新、共享”理念设四场分论坛,聚焦于“智能化时代艺术管理开展的可能性和方式”、“艺术管理机构与院校交流机制与人才供需”、“文化政策与产业化运作对艺术管理的影响”、“不同艺术门类艺术管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探讨”,在此期间邀请艺术体制机制的一线参与者及各类院校的艺术管理者共同参与,探索新理念、新机制、新未来。本次论坛同时举行全国艺术管理学生创意策划竞赛,汇聚全国46所院校的141组团队,经过严格评审,26所院校的35组优秀团队进入决赛,在民艺博物馆进行最终角逐。本届年会特别增设艺术管理青年圆桌论坛,激发奖励年轻一代勇于创新,伫立潮头,展望未来的梦想!

第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学科董峰教授致辞

第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学科董峰教授对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召开表示祝贺,并对本届年会的主题“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的共同体”体现国美艺术管理学科积极呼应当前文化教育变革表示认同。今天的时代可以说是错综复杂,而又瞬息万变,不管世界如何发展,总会有永恒和朴实的价值内容存在,尤其需要艺术管理各个领域的相关者铭记、恪守以及发扬光大。在永恒与朴实意义上来说,大学的源头或者说大学的本质就是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论辩、交流、成长的地方。艺术管理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的艺术管理共同体,而且也需要社会外部的一个联合体,积极来推进民主宽松的活跃共同体的建构,可以说这也正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这一届年会的初心所在。

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的创始人及学术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委员会主席Francois Colbert致辞

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学会的创始人及学术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委员会主席Francois Colbert在主题演讲中强调了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向与会人员提出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中学生应当具备哪些品质?教育者应当如何施教于学生?艺术管理应当如何把文化带到不同的国家?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黄骏教授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黄骏教授提到,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构筑“东方学”学科集群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代表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高度的新型特色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以“艺术智性学”为基本内核,强调“一法多能”和“艺理兼修”,以艺术实践的上手经验和方法论研究联结为路径,其核心研究是如何辅助使得艺术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运用合理方法和优秀的鉴赏能力让艺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以实现。当下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为艺术管理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黄骏教授肯定了艺术管理专业在当下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中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交叉学科的自我评估和发展树立标尺,进而优化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评估机制,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体系。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应时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应时以《艺术博物馆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中国美术馆作为展览的主要活动场所发挥着美育大众的重要作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始终强调其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中国美术馆开展了多种教育形式并与其他领域的艺术机构、院校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专业人员并在工作中始终强调思辨精神,创新精神与协作精神。

文旅部海外中心副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出站博士后许立勇

文旅部海外中心副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出站博士后许立勇围绕“政策、产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与协调”做了主题发言。通过“取势”、“明道”和“优术”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述,并在“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三个方面做了总结。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就《博物馆对于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行讲演,提出在历史发展中博物馆职能与价值使命的变化,肯定了博物馆作为创新驱动力场所的重大作用,阐述了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专业人才的缺失。

台南艺术大学荣誉教授、前台湾美术馆馆长薛保瑕

台南艺术大学荣誉教授、前台湾美术馆馆长薛保瑕透过「文化的推手——美术馆多元化的艺术教育」的主题,引介美术馆与艺术院校暨志工教育的交融界面,分为美术馆与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面向和美术馆的志工教育两个方向,共从五个子题讲述:思考亚洲现/当代性的变异、转折与开展;建构艺术发展系谱学的研究工作,来呈现台湾艺术多元发展面貌;为推动台湾当代新媒体艺术,建置开放式资料库;以推动多元视觉文化张力,「跨域」连结缩短着与艺术世界的距离等。

柏林艺术大学艺术学科研究委员会终身主席、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Wolfgang Knapp

柏林艺术大学艺术学科研究委员会终身主席、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Wolfgang Knapp 在主题发言中首先将艺术行政、艺术管理和艺术组织的词源、词义置于文化和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并强调国际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教学经验与感悟,针对“艺术行政与管理语境中的现实挑战与未来潜力”发问、探讨。

最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单增教授针对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构想、实施及成果做了系统性介绍。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现分为艺术行政,经济和传播三个方向,课程注重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课程设置包含讲座,工作坊,美术馆、博物馆等相关机构合作项目与学术交流。他提出的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学科建设的框架结构、课程系统和中国美术学院多建构的艺术管理系课程体系模型深受学界及业界广泛关注。与会嘉宾学者对中国美术学院在艺术管理教育系统建设的严谨性和系统性模型建设开创性思考给予高度肯定。

分论坛部分

智能化时代艺术管理开展的可能性和方式

本场分论坛聚焦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如何保证艺术管理的“人性化”、“艺术本体”的不可取代,同时又能在具体管理实践中更好地利用智能化解决当下各类数据分析及服务,拓展跨学科交融所展现的文化新景观。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教授担任本场分论坛学术主持。

「智能化时代艺术管理开展的可能性和方式」分论坛现场

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杭州智云实验室张紫徽总工程师通过互联网技术亲身经历信息化的三个阶段,提出需要用生态的方式打造信息化的观点。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对外合作总监云霞老师认为“文化和信息化有一个共同的属性,一旦一份拷贝就将会有无数份拷贝,一旦把数据,例举说一个文物,从它的实体中抽象出来,就可以有很大的传播空间”,实现文物数字化保护从实体走向数字化,需要建立完备的资源库、知识库。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张旭教授对智能化时代的诸多现象进行了理论梳理与总结,并认为“文化+科技”是智能时代业态的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真正加入到文化产业,必将带来产业的升级,“智能+”不单是技术的融入,更是一场深刻的认知和思考方式的革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戴伟辉教授分析了物联网、泛在通讯网、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经济、科技环境中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提出了现代学科发展的生态链结构及艺术管理研究的多学科群智演进模式。杭州柏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文化总监、BYART 创始人唐菲女士在讲述中带动听者的思考,对产品窘境、艺术品真伪、艺术品电商、用户窘境、营销窘境、融资窘境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香港中文大学梁学彬教授和在场师生分享了在互联网平台如何有效的利用社交媒体做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以改变展览传统的传播方式,尤其强调利用年轻观众的生活方式去关注观展的新视角。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林一教授先是提出艺术管理教育一级学科建设的目标,并在面向未来的艺术管理中谈到,从艺术管理学科的两个视角来进行讲述:智能和学术。她认为“艺术在媒介方面需要用各种方式传播,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对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同时要求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更多的需求。”

「智能化时代艺术管理开展的可能性和方式」分论坛现场

艺术管理机构与院校交流机制与人才供需

人才培养与艺术机构需求之间,一直都存在一个杠杆,追求平衡是双方的共同需求,本场分论坛的设立正是为了增进双方关于规范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直面与共识。本场学术主持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朝霞教授通过简要地阐述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行业现状,开启了本场论坛的探讨。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周青副教授提出从艺术机构人才需求的特质来谈创新教育,需要思考学生毕业后在视觉艺术领域中会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来倒推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北京中艺嘉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艺ONE艺术机构创始合伙人赵子龙先生谈及需要关注形势的变化会导致现今业态的变化,行业对艺术管理的人才诉求也会发生相应具体的变化。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林宏鸣教授谈论了艺术管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宏观角度来讲艺术管理人才需知识与能力兼备,其中具体需要有学习、识辨、辨查、沟通、执行能力。《艺术当代》资深编辑白家峰先生先是谈到早期当代艺术机构的人才需求,接着是当下对人才具体能力需求的变化,而后是策展人岗位的范化和对策展工作的消费降级,面对消费降级最需要的还是提升学术门槛。温州大学瓯江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梁恒院长在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与实践中提到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有侧重点,学生也要把握自己的方向,学有所专,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所学。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筹备组副组长王可老师针对探索艺术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之路作了发言,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新筹建的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的情况。

「艺术管理机构与院校交流机制与人才供需」分论坛现场

文化政策与产业化运作对艺术管理的影响

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产业运作者和艺术管理者面对艺术管理这一具体工作,如何共同面对问题,探索总体性文化政策与产业类别协同发展,是本场分论坛关注的焦点。本场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国家对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林一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文化政策与产业化运作对艺术管理的影响」分论坛现场

湾文化政策研究学会秘书长、台湾文化创意学会任理、台艺大助理教授林冠文先生认为实现盛会活动管理知识体系应用与艺术管理教育需要从产业需求出发、从学科建制历史发展。中国美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余伟忠董事长提到艺术管理的哲匠精神,要“像哲人般地思考、匠人般地工作”、“对于城市的整体艺术提升,民众的素养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在艺术生产艺术营销的供应上,艺术管理可能有更重的社会责任”。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艺术行动力主席孙文倩女士主要讲述上海当代艺术馆过去十几年内做展览的经验、收获与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艺术馆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不同品牌合作艺术大展这一“跨界+”的方式打破一般民众对于艺术馆的传统概念。《中国艺术市场》总编刘心亮先生讲述道艺术管理应该是艺术和管理两个不同的层面,艺术可以是个体,管理一定是群体,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例举三个实例,他提出艺术管理上的问题需要靠出台政策法规、健全机制来规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李志刚副院长就主要分析了大湾区近几年的发展模式,以国际化为主,采用香港、澳门、9+1的模式进行建设。《美术报》总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一丁先生从艺术传媒的角度出发,结合美术学院毕业生发展个案,分析了美术服务管理教育在美术类院校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傅军副馆长认为“艺术展览越来越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实际上就是工业化时代的来临”,然后就视觉素养、问题意识、表述系统、职业规范这四个方面并结合案例详尽地分析了美术专业从事者应当具备的特质。

「文化政策与产业化运作对艺术管理的影响」分论坛现场

不同艺术门类艺术管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共性与个性

各种艺术展演平台,有其相当的共通性,在学院的专业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科差异性与共通性的课程在本场分论坛被探讨,同时把各自的个性化内容在此进行交流与切磋。本场论坛学术主持由北京中艺嘉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艺ONE艺术机构创始合伙人赵子龙先生担任。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徐晓庚教授发言提到五个方面艺术管理的轴心,三个面向,学科机制、平台机制和管理沿革,从这些方面来看艺术管理的学科融合机制。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朝霞教授从成本弊病和时代创新的问题,群落生境与三大基本演艺业态的统筹管理思路及不一样的共同体三个部分来谈新时代我国演艺产业的群落生境及其对艺术管理实践的影响。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忠教授分享了美国艺术管理者协会艺术管理本科课程标准(2018)评介与启示。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王凤苓教授提出在艺术史文献梳理中往往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艺术遗产的丰厚价值,如何在当代价值中进行转化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学院谢大京教授强调设置艺术管理专业课程标准非常重要,并且需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新、变革,有侧重点的变化。同时每所院校在强调标准化的同时也需思考特色问题,为学生连接社会提供更好的途径。中国戏曲学院于建刚教授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在突出各校艺术管理特色和特点的基础之上,如何把通融化的东西建立起来。另一是实践问题,如何分配好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如何分辨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不同艺术门类艺术管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共性与个性」分论坛现场

青年论坛

本届论坛特别单元青年圆桌论坛以“青年”为题,邀请学科带头人、行业代表、年轻学者进行议题发言。分享、探讨与时代相关的议题,以及教育者、实践者的工作核心问题与感悟。

本次圆桌论坛由青年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师刘潇老师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冯逾首先发言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变迁及对社会美育的重视与发展以及开展社会美育的必要性。探讨了时代变迁后的今天社会美育应当怎么做。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助理、艺术管理学系吴杨波副教授通过当下的热点时事引出话题,以时尚产业为例提出艺术管理应当研究与面对的受众群及物联网时代艺术管理将应该如何介入等问题。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党支部书记、高丽娟副教授从大剧院与院校交流机制的创新策略研究中提出在展示机制及展演机制越来越成熟的氛围框架里,艺术管理作为一个交叉跨学科的专业应当发挥的作用。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管理与当代艺术研究硕士生导师马琳教授结合当下的公共文化政策,讨论了国家政策对艺术管理的影响以及艺术社区作为开展美育的新方式。西湖艺术博览会项目经理、艺术策展人孙秋波女士从艺术博览会的现状出发,提出艺术博览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遗憾以及艺博会的新定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王子琪老师阐述了在魅力经济时代下的今天,以人的情感为基本动机的艺术营销模式的课题研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昌青老师以智能时代下艺术管理者受众拓展智能的功能扩展为题分别从技术迭代、交互传播、社群创作、关键链接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王彦慧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分享了策展管理的教学与实践。西安美术学院博士于跃波以高等美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为题强调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天津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张亦驰在剧院团的管理中提出“定位理论”在新时期乐团艺术管理中的应用。

青年论坛现场

本次,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主导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暨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高峰论坛,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管理教育专业各院校在加强学术交流、扩大资源共享、强化核心问题研究等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

本届年会为艺术管理相关专业的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新时期多维度的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倡导共同创造新时代文化资源的模式,以互联结合的思维共同探究当下艺术生产、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资源的对接与转换。大会同时举行的全国艺术管理学生创意策划竞赛为全国各校的艺术管理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与创意的舞台,精彩的演示展现了艺术管理教育在“创意+”新视角取得的良好成果,同时也拓展了综合学术新视野,其作用对于深入研讨学科发展、落实学院课程设置等教育要求是不可或缺的。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来源|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编辑刘杨 林新钧

审核|单增 丁剑锋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