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之冠》---紫竹滴水的西藏旅程 收藏
2018-09-21 14:19|未知 |

 

 
    西藏,生命情愿和梦怀的选择。
 
    生命有情愿,或许只有在生命的情愿之中,生命似乎更会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生命有梦怀,或许在梦的追寻着,生命才会更加感知存在的价值与快乐。第一次到西藏,那是在1999年9月,作为旅游者,我穿着一条真丝的连衣裙,穿着凉鞋赤着双脚,没有带外套,遮阳伞、防晒护肤品及药物之类,便踏上了拉萨的土地。到了拉萨,感受到拉萨如火的阳光,稀薄的空气,这时,我怀抱着一个心念,那就是既然我能够踏上这块土地,那么我就一定不会倒下,在这个单纯的意念的支持下,就这样,我在一周内游览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八廓街,静然地回到了北京。
 
    1999年,在拉萨的时间是短暂的,当时没有想过我将要再度来到拉萨,来到西藏,并将要在这里工作与生活两年。记得当时在布达拉宫参观,不懂得可以自行从佛龛上将整钱换成零钱,随意布施,我将身上所带的100元的人民币几乎全布施了。说实话,这样做并非是因为许了什么世俗功利的“愿”而希求得到众神诸佛的佑助而得到福报,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想也许一生一世我也就来布达拉宫一次,捐点钱真的不算什么,而在这里的喇嘛也许将一生侍奉于此,无论他们内心是如何在来世的信念之中甘于这样的单调与重复,同样是人,至少他们失缺了普普通通人能够有的人间烟火之快乐与人之常情,看到他们那一张张平和的面容,那一双双静穆的目光,我以为这时朝佛者的施与,对他们或许更是一种慰籍、一种心的相扶。神灵因其为神灵,或许他们在天上在飘远之处在难以讫及的地方,而这些守护神灵的人,却是活生生的存在,他们是人,人与人之间或许有的是一种相互的扶助与关爱,因此,我如信众一样几乎倾尽了我的所有,为了那一份对人信仰的尊重,为了人与人的友爱与扶助。后来,从在布达拉宫工作的朋友那里知道,朝佛或参观者布施的钱,喇嘛将用于所守护的神殿的小型维护之用,或是用于购买经书诵经为布施者祈求福祉。喇嘛,信仰的守护者,从同样是人的角度,对他们有一种深深的尊重。
 
    回到北京,完成了我第一次的拉萨之行。这一次的旅行是就时间而言是短暂的,但记忆的痕吻却深深地镌刻于心的深处,拉萨的天空澄澈而又纯净,湛蓝的天宇上,圣洁的阳光下,云羿云朵如诗如画如梦似幻,大昭寺门楣前虔敬者的叩拜,藏族同胞真诚的眼睛,发自心底深处纯真而又友好的微笑,那绚烂多彩的壁画,那法体的灵塔,西藏之自然与文化,魅力独具。西藏,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延绵无垠的雪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光辉灿烂的藏文化与文明。藏传佛教博大精深,藏族同胞达观向上,各门各脉教派万法归宗,贯通包容浑然一体,汉藏回等30多个民族在此相融相合,友好地在这块土地上工作着、创造着、和乐的生活,西藏,纯静天宇下和谐的人文天地。因于此,心的深处有了一种萌动,一种期待,萌动期待着再次踏上西藏这块土地,从更深层次从更广大的空间去感知它文化的内蕴与实质,了知这块的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于是,西藏竟有若梦境般,萦绕于心于怀,写一本表达西藏的书,成了我生命的一种情愿和梦怀。
 

 
    第二次进藏,在西藏工作两年。或许,我第一次到拉萨,是结了一个缘,一个为我再次前往并将要在那里工作与生活,结下了一个梦幻般的缘,而这份缘实现之机缘和合依赖的不是所谓的神秘与注定,而是自我意愿的坚定,坚韧的心愿持守。我是那种依于生命愿望而执著的人,因此,在人生历程中,如果出现蕴含着生命情愿的选择,那么我的意愿也就会成为我强劲的精神能量,我会依我当时的意愿而选择我的未来,无论未来如何的不确定,我都将以我生命的意志力与达观的心态去面对我的选择,实现与实践我的愿望。在我生命的旅程之中,我能够前往西藏工作两年,便是源于我对愿望实现的执著。在单位与西藏自治区签定对口支援协议后,我向单位提出自愿前往西藏工作的愿望,当时我在单位从事一本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并任该刊副主编,我自愿要求前往西藏工作,在京单位和后来我前往工作的西藏单位领导、杂志主编,同事们支持了我,2002年7月,成行前往西藏工作两年。
 
    7月22日,那天清晨天空下着倾盆大雨。5点过我就起床,洗漱整理,检视着行装,毕竟要走两年,来京正好十年,这是第一次远行他乡客居一段,这时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人在旅途的慨叹。雨,哗啦啦地下着,心思如水,涌动如潮,之于人生,有些许的感慨。人生,有如一段一段的行旅,生命中有许多许多的驿站,生命经历着,停留着,依据着生命最初的愿望,一步一步走在自我生命实现的旅程之中,其间,或许将要面对的是挫折与困境,还有那些喜悦与快乐,那些悲欢与离合,人生之必然是将要要面对人生之悲之苦之乐,虽则如此,人生面对最多的或许是基于现实对于未来的一份选择。如今,我们生活于一个选择而不是限定的时代,选择,或许也是这个时代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选择,或许意味着对过去的一次放弃或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选择,或者意味着现实得到的失去或是未来的一份风险与飘泊。人是有惰性的,往往更适应于惯有的环境与生活,而人却又总是不满足于已有的现实,于是人又总会处于心灵的波动与矛盾之中,力图放弃那一份或许已是适合自己的现实而选择不确定的未来,人,或许就是在不断地在选择之中,走过自己人生之旅程,自我完成的。我,因为前往西藏是自已自愿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融注了我生命的情愿,因此,此时就要离京的我,有源自心底深处对人在旅程的慨叹,但却没有人生飘泊的怅然,心不流浪就是家,我心依于我之情愿。心中,有的更是一种向往,一种期盼,人生将要有一次新的旅程,生活丰富多彩,人在经历,其间定将有一份神奇与绚烂。
 

 
    2002年至2004年,在藏两年,我拥有了我生命中最不平常的一段工作经历,高原人的事业品质提升了生命的品格;两年来,在蔚蓝纯净的天穹下,我走过了西藏许多的山水,感受着她的博大与无极,感受着人生的激情与宁静;两年前,我只身到了西藏,两年后,我有了许多或许可以关爱一生的朋友,朋友们视彼此为兄弟姊妹,那情,发自于真诚之心。真诚西藏,真诚的人,真诚的关爱,心中充溢着真诚的生命之情。因为这情,我走过了我的西藏旅程,走过了生命中一段最美好的岁月。
 
    云天之冠--西藏旅程、心灵的旅程、生命的旅程。生命走过西藏,生命表达西藏,西藏,一份生命之归。表达西藏,在这份生命愿望实现过程中,朋友们帮助我踏上西藏之旅、走过西藏之旅------由此,万千感慨,在此,凝成一句话,感谢您,我的朋友,在圣洁的阳光下,至诚之心,为您祝福,扎西德勒!
 

 
    西藏,或许因为在这里得到过生命至心的真诚,感受过生命之博大与纯净,于心于此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或许因为西藏文化之博大精深,两年间我对她的了解其实只是表象的,心愿从更深层感知与解读她的内在与蕴藉;或许,因为铁路延伸了,之于这块土地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在专家学者势必搭建的高科技平台上,可以协力于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西藏于我有了一种更深的情愫,一种心灵的情结,一种梦萦,这种情愫与情结和梦萦,结成生命更深的情愿和梦怀。因为生命这份深深的情愿和梦怀,一份为完成一本书面生命而执著的生命情愿与梦怀,2004年8月结束了在西藏工作后,2005年我又回到了西藏,开始生命在西藏一段新的旅程。
 

 
    2008年,我的西藏散文游记《云天之冠》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为国家图书馆收藏。如一个行者,我走过了我的西藏旅程,心灵的旅程------
 
    一位老作家为《云天之冠》作序,在序中这位老作家如下写道:
 
    “西藏,从自然风貌而言,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而高原人更美,他们美在真诚,美在奉献,美在和谐。《云天之冠》,或许它将像是一架望远镜,让人清晰而明快的看见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它似乎又将是一架显微镜,让人们还看到山水之后的气脉,也即是雪域的人,雪域的事,雪域人身上最珍贵的真诚与奉献的品质。真诚与奉献,这或许可以说是和谐在更深层次内涵的体现。和谐,社会发展的至上目标与理念,和谐,它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促进着人类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消除着人们的隔阂与偏见,推动着人类历史前进。本书以小见大,诉说着西藏的真诚与奉献。”
 

 
    “《云天之冠》,读着作者紫竹滴水女士的文字,或许您能够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欣赏凝聚和谐的文明的交融;读着这本书,或许您将增强您对生活的热爱,激发您完成生命内在心愿的追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更加珍惜人生,用有限的生命去完成无限的理想。作者从珠峰归来所表达的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相信,这也将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审视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
 
    “《云天之冠》,全境式的反映西藏的巨变与和谐。青藏铁路延伸至西藏,西藏,世界之屋脊,纯静第三极,以珠穆朗玛的雄姿与气势,凝视着等待着更多的人们踏上这块土地,它向人们宣示着它的历史性巨变与跨越。西藏,从农奴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制度,和平解放5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藏汉等民族团结和谐,在高寒冷缺氧自然条件艰苦的雪域高原上,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奋斗,建设着社会主义的新西藏。”
 
    “旧貌换新颜,今朝更好看”,让世界了解西藏,让西藏走向世界,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相信,这部书将向本人们展示出西藏的巨变,人们将向往着到西藏去走一走,看一看,亲身去感受西藏,感受巨变,感受和谐。
 

 
    几度梦回西藏,一段旅程,一段心灵旅程------
 
    朋友,穿过千山,越过万水,相见西藏,共赴心灵之约,生命之约,扎西德勒!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