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家常祥霖走进“胡同里的百家讲坛”说经典 收藏
2018-03-29 15:37|中国文化联盟网 |

3月26日下午,由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公共事业管理科主办,社戏团队承办的第二十九期“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在大钟寺社区活动室开讲。文艺评论家常祥霖以“挖掘传统文化 领略经典魅力”为主题,为北下关百姓带来了一场诙谐幽默、妙语连珠的精彩讲座。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洪耀,公共事业管理科科长侯京玲出席本次讲座,社戏团队负责人张弓惊主持了本次活动,北下关街道各社区数百名居民参加了此次讲座。

一人上台 满堂生辉

在现场,精神矍铄常老师讲话声音洪亮、气场十足,丝毫看不出的年过七旬的人。常老师对各个曲种背后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独到的见解。是于他年轻时学习相声、快板的经历分不开。常老师谦虚的说:我是服务人员,为艺术家服务的,就是这样的角色。但是在服务过程当中,也开悟了很多很多内容。就是说文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文艺人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可以说整天为他们服务,整天获得他们的艺术感受,当然,他们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很多缺点,也有很多常人之情,有这样的内容。我们回过头来,艺术家千百年来,为中国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很多很多的精神劳动,让大家获得很多精神享受。那么精神享受是多种多样的,有层次、品位的不同。我们作为中国老百姓,中国老百姓一般来讲是有中国情节的,看病喜欢看中医,听戏喜欢看地方戏,地方戏、曲艺,这都是老百姓的生活依赖。

“传统失去了 我痛心疾首”

常祥霖老师在艺术上的投入以及为保护非遗做出的呼吁令人钦佩,他在谈话中多次强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日三餐,不可离开。所以我们见到传统文化动态的、静态的应该充满责任感。谁破坏我们就找谁斗争,谁贬损就举报。非遗到传统文化,我们要好好爱护、挖掘,爱护挖掘的根本目的是转化为今天价值观的作用。文化部长说了,就要把它融入当代生活,成为人们生产劳动当中不可离开的内容,走进生活,融进当代生活,才能保持传统文化饱满的活力。才能让我们在中国梦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大家生活在北下关是一种福气啊”

与许多来到讲坛的名家大师一样,初次来到北下关的常老师,就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常老师说,北下关的街道非常有眼力,大家生活在北下关是一种福气啊。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说北京的秋天最美,其中美在哪?有一个“瓜福气”,因为北京的秋天瓜果梨桃最多。北京是首善之区,我们北下关领导有这种首善之区的意识,北下关老百姓参加了这么多的讲座,一次次面对名家大师,说实话这是一种福气,并不是在北京每个街道都有这个想法,也并不是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大餐。很多也是我们尊敬的老师,也有很多因为工作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把他们能够请到这里,在这样一个不大的小礼堂,跟大家进行情感的交流、艺术的交流,这是北下关领导有很强的文化自觉、文化担当,对群众充满感情,解决群众问题,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除了吃喝拉撒之外,还要用高价、用热情、用社会很大很大力量购买精神享受。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一名现场观众,她说道:“今天聆听了常老师分享了他与传统曲艺的故事的讲座,我们都收获满满,能够从艺术家身上学习到东西,这得感谢北下关街道,祝愿胡同里的百家讲坛越办越好!”

主持人张弓惊表示,现在都在讲进入新时代,我们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在第三年的时候也进入一个新时代。我们以后还要请像常老师这样的大家、大领导、大艺术家请到我们胡同里的百家讲坛。

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洪耀对胡同里的百家讲坛也赞不绝口:“国家在大力倡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海淀区也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而‘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在这样的契机下,紧紧抓住了北下关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践行文化下基层,艺术为人民。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平台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走进社区,持续不断地让普通百姓受益。”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