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山书画作品在北京展出再次倾听一个灵魂拔节的翠响 收藏
2017-06-28 11:39|中国文化联盟网 |

   

王文山书画作品在北京展出

再次倾听一个灵魂拔节的翠响

 

哈尔滨市双城区老科协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丶著名作家丶书画艺术家王文山书画作品牡丹图入选全国老科协工作者书画作品展,于6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  

 

  这次展览由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主题是:不忘初心,风采依然。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岚清应邀为全国老科协工作者书画摄影展题写展名,全国政协副主席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丶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作品参展。 

  

 

  这次展览是从所征集到的600多幅作品中选出的书画和摄作品精品。充分展示了全国1600多万老科技工作的精神风貌和书画摄影艺术风采。  

 

  以下牡丹花作者  


 

      倾听一个灵魂拔节的脆响(白庆祥)

  王文山 1946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市。中共党员,曾任市文化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哈尔滨日报·双城新闻》版主编。中外名流交流总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一级美术师。

  在近40年的专业和业余创作中,先后出版戏剧、曲艺、小说、散文、画册专著16部,约400多万字。二人转《巧劝妻》、《花木恋》、《猪八戒拱地》等多篇作品获文化部群星大奖和省城演播、汇演、征文一、二、三等奖。散文《童年的兰棱河》入选由王宗仁、红孩主编的《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授予中国当代散文奖;散文《乡村三宴》入选《2010年中国散文经典》。1999年至今,任双城市老科协秘书长、市作家协会主席、《双城文学》《和谐家园报》主编。黑龙江省四野研究会会长。在坚持业余文学和戏曲创作的同时,又潜心绘画写意牡丹。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牡丹作品100幅,多次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中国文化报》和美国华人区《世界日报》多次发表他的牡丹作品和专访。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没经过奋斗就成功了。

  一朵乡愁的盛开,或一泓磨砺的淬火亦或一段心路的逶迤,都可以贯穿一个人奋斗的足迹和喧响生命的辉煌,可以使一颗灵魂种植、发芽、开花、结果——这个渐进就是拔节的过程。

  这颗灵魂是一个普通的名字。

  1946年正月25日是吉祥的“龙凤日”。

  就是这一天,父母亲把宗族王氏的一株根苗植于文山艺海的烟波浩渺间,没有抓周的契机命名仪式,就告诉乡邻乡亲这个孩子叫王文山。

  他在北国黑土地双城市从农家孩子奋斗到文化局长的位置,一如灵魂拔节发出了茁壮的脆响。

  乡愁深深深几许

  ——家乡就是一个人生与长的地方。

  家乡是符号意义上的家与母亲,是信仰与情感浓缩了的人类文明、民俗文化和一个民族、国家盆景般的微雕,是一个人灵魂的胎盘并深深地为此烙印了的胎记。

  只有在去国异乡游子天涯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时候才会领会这般的乡愁。

  我们在倾听一个人乡愁拔节脆响的 时候体悟了这个人捍卫乡愁挥洒的情血魂泪。

  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上或许找不到拉林河,在电脑的字库里没有这两个词组或没有这样的意义联想,但是,这条河宛如玉带滋润着北国黑土地上的双城市。

  王文山的家乡王家岗坐落在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的拉林河北岸,在这一望无际的黑色沃土大平原上,柳条通遮天盖日特写着苍苍的塞北如画的山水,野花盛开着黑土地的丹青墨色。拉林河日日夜夜流在他心里和梦中,这方水土启蒙觉悟了他的乡情。

  和小伙伴们逃学去乡野间遛雀儿抓鱼儿捡野鸡蛋野鸭蛋鹌鹑蛋,把这些烧熟成野趣吃到肚子里,绿油油的大草甸子里光屁股野游,把满身黑泥的涂鸦在河水里游出童年的淋漓尽致,挖野菜的山坡上顶着蓝天白云嘶嚎起放达的青春期哺乳情绪。

  王文山喜欢故乡的马兰花,甚至认为一个久离故乡的人,每每归去心情总是极其复杂的。有心异变化的激动,有亲人重逢的惊喜,有故旧消失的怅惘。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他在拉稜河畔寻找40多年前儿时的记忆。他看着一处处一滩滩一蓬蓬一坉坉的马兰花争奇斗艳,蓝如海白似雪,他在那紫艳艳的花蕊旁贪婪的嗅着浓烈的馨香。

  在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里,他顶着蒙蒙的气息徜徉在婀娜多情的绿柳间。是故乡的红杏花儿使他想起了青年时代自己钟情的花仙子——那位杏花姑娘。他忆起了那一段珍贵的爱情,恰同学少年,爱情的彩虹在两颗心之间短路着情感的火花,现在他的耳畔还常常想起那一片温柔:“让你的血脉里经常流淌着浓浓的乡情,你好不忘故乡还有一个时刻在关心惦念你的人。”即便是王文山在阿城师范学校深造的时候,那一片浓浓的爱也伴着浓浓的乡情驻足在自己的心田。

  故乡和母亲是王文山不舍的乡情,在他记忆的底片里有着永远的影像。在春风刺骨的田野里母亲领着他捡干萝卜樱子和干白菜。回到家里做成菜包子。家乡的老榆树下有母亲领着他撸榆树钱儿的身影,因为榆树钱儿包的包子和做成的汤简直是天上人间的佳肴。河沿儿上母亲领着他采撷山芹菜、挖柳蒿芽、挖苣麻菜、挖婆婆丁……含辛茹苦的母亲就是这样塑造着故乡的形象,勤劳简朴的种子是王文山勤奋学习和工作的原动力,乡情化蝶般的盛开成一种文化精神,忍辱负重玉汝于成是天赐予他的勇气和力量,理想与信念之争因为世事的艰难捆绑着家乡和母亲的情怀定格在他生活的时时刻刻。

  1963年9月。秋高气爽水清的北国塞北平原,收获的季节给乡村和农民送来了金色的收获。王文山在拉林中学初中毕业了。可迎接他的不是继续深造,优异的成绩并不是理想航线上的坐标,而是自己生态环境的附属物。我们不要怪那个时代,历史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和进程发展的。那个年代是中国社会贫穷的时期,王文山的家也不能例外。他用一份孝心想出了一个主意,不考高中考师范。同学惋惜和老师的遗憾不能解救王文山家庭生活的困难。其实他是为了尽早帮助父亲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现实让他别无选择。

  贫困、土地和浓浓的乡情有着弥久的渊源,其血缘就像胎盘里即将降生的婴儿与脐带的关系。王文山没有离开这片土地。

  在阿城师范学校这个未来教师的摇篮里,王文山继续高扬着他文学创作的禀赋用勤奋把理想之浆划向更深的水域。课堂上有他朗朗读书的声音,寝室里有他孜孜不倦的面庞,图书馆里有他发奋苦读的身影,林荫道上有他凝神思索的足迹……他紧执钢笔,立志拳握今古不二门;他韦编三绝,誓言足踏乡村立百年。而今看来,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一种抒发,正是自己乡情的延伸、乡恋的升华、乡愁的凝聚。

  在校园的小树林里有一块文学青年的“三角洲”,是王文山带领文学青年孜孜以求的领地。作为校刊主编的角色,他成了文学创作的佼佼者和扛鼎者。在今天看来有些稚笑的事情竟是那样弥足珍贵,当年发表作品时他不仅把校刊珍藏在自己的隐秘之处作为典藏的珍宝,而且还把作品重新抄写在日记本上,其爱不释手的程度不亚于得了世界冠军,抑或是诗人摘取了桂冠。

  1964年,王文山正是18岁的生命花季,他的文学创作正在一朵一朵的盛开,鲜花般的烛照着他澎湃的激情和热血。他把灵感变成了诗情,把事件写成了新闻,纷纷登上了在他看来的文学殿堂——《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农村报》《黑龙江青年报》。

  ——阿城师范学校成了他知名度的基数。

  积劳成疾,1965年春天,王文山患了胸膜炎,躺在床上不能上课,老师和同学们如热锅上的蚂蚁。同窗好友静波为他请医买药买饭端菜,忧心如焚地送他到火车站,让他去省城哈尔滨去检查病情。一片热心在关爱,他痊愈后就重返课堂,又握起那支充满激情的笔。

  20年以后,他突然收到静波寄来的一包蜡烛。邮包里还附有一封信。

  “听说家乡这段时间经常停电,你晚间看书写作离不开灯亮,寄上50根蜡烛。不够用再来信,保证满足供应。但是,千万注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同学静波。”。

  蜡烛象征光明与温暖,同学之情溢于言表,其情可歌可泣。王文山为此写了散文《红烛情》表其情思,同时也鞭策自己要发愤创作,寄托春蚕丝尽蜡炬泪干的理想执著。

  1966年岁尾,王文山回故乡双城金城乡中学任教。工作的繁忙没有使他停滞笔耕,因为他钟情艺术虔诚创作挚爱家乡。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他创作的源泉,每一滴乡情是他生活的阳光、雨露和养料。一个教师的他创作的二人转作品被县剧团演出了。

  1972年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王文山春风得意的是县剧团调他去担任专职编剧。

  他想用蹦、唱、喊、笑解读夙愿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是怎样一夜之间短路的,梦寐以求的驱动力让他扛起行李直奔县城。

  他当年就脱颖而出,在松花江地区创作班上,二人转剧本《书记搬家》使“转林高手”们掌声洗耳神色惊异。

  王文山带着朴素的执着的情感为家乡及其父老乡亲工作着,有一种报效的色彩,有一种深深的依恋之情。

  王文山这浓浓的乡情被文化了,发酵成了一片一片的乡愁。

  王文山这厚厚的乡愁被审美了,凝聚成了一缕一缕的灵魂。

  灵魂拔节脆有时

  ——黑土地有如歌如诗的魅力!

  无论那鸣叫还是那歌声,乡情都是王文山一腔炽热抑或是一片虔诚,不管贫穷富裕,乡情都是他的记忆和依恋。

  无论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是他的一枚邮票抑或是一张船票,无论地老天荒,那一头就是母亲和新娘……

  李谷一那曲歌的柔韵和余光中那首诗的绵情就是一枚种子,在王文山的心地上萌芽,蓬勃了他一生的爱恋——灵魂深处的乡恋。

  他就是在这一节一节的脆响里洗涤、净化、凝聚了灵魂的芳香。

  寒冬雪飞,腊月冰冻。幼小单薄的王文山刚过5岁,就和大人们一起挤在本村狭小的教室里,村民们在闪亮的汽灯下观看二人转演出。火爆热烈的场面不亚于现在的刘老根大舞台。过了午夜,拥挤的人群开始稀疏起来,有的各自回家睡觉。6岁的王文山依然在爷爷奶奶的身前瞪着大眼睛如醉如痴的观赏着。演员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他都铭刻在心。

  乡土艺术的土壤培育了他这个浓厚乡情的孩子。无论冬寒夏暑,他都跟随着二人转演出转场,无论白天夜晚,他都废寝忘食地围绕着二人转戏台出出进进。他是一个十足的二人转的“票友”和追星族。虽然他还不完全懂得二人转表现的内容和主题的真谛,但是他凭着自己天生的艺术细胞和悟性,朦朦胧胧感受着二人转艺术的审美情趣,体悟着演员的一招一式的动作以及流盼的眼神,吸纳着这门有着广泛受众的乡土艺术。《西厢记》中张君瑞对崔莺莺男女之爱,《王二姐思夫》中表现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都是他滋生、培育、生长淳厚的乡情并发展成相恋的雨露和阳光。他用自己对二人转的痴情边看边学,甚至借来了一些二人转的唱本,凭自己艺术天分的记忆,把那些曲调模仿和表现的惟妙惟肖。

  北雁南飞,谷黄稻香。7岁的王文山在小学校的操场上痴迷迷的看着影窗上的影人舞动,听着弥漫在这个小小乡村学校上空的旋律和节拍。家乡的皮影艺术竟然有这么神奇的魔力,使王文山如饥似渴。他蹑慑的走到演出人员的旁边摸摸影人中的“大爪子”,翻翻道具旁的影卷子,看看乐队里操持的胡琴、锣鼓……“猪八戒,笑嘿嘿儿,哈腰背起了美娘子儿……”皮影戏《猪八戒背媳妇儿》那些美妙的唱腔如影随形的依附在浸淫在他正在萌发生长的艺术之根上。

  秋风皓月,春雨嫩柳。村子里一个跑腿窝棚里不知有多少次有说书先生唱着鼓词,悠扬甚至是荡气回肠的三弦儿把东北人的直率、豪气、豁达甚至是有几分粗野的性情抒发的淋漓尽致。小文山刚刚8岁,就夹杂在这些听众中间。有时既没有三弦伴奏也没有唱腔的照本宣科,也照样吸引着小文山。不论怎么说在那个落后的贫穷的小小山村里有一位识文断字的老先生能诵读评书的一章一节,甚至是一段,都给小文山以及乡亲们那贫瘠的文化土地施以肥沃的养料。评书《三侠剑》表现的侠肝义胆,回肠荡气般的冲撞在王文山正在懵懂的涉世之初;鼓词《露泪缘》中的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紫鹃、袭人、王熙凤等人物栩栩如生地通过那些干巴巴的语言和字眼纷呈出来,《露泪缘》这部清代子弟书作家韩小窗创作的作品同样吸引着小文山。“薄命红颜林黛玉,她本是绛珠仙草降临凡。生在那灵河岸上无人管,多亏了神瑛侍者用心专。每日把甘露琼浆亲灌溉,才能够修炼成形做女仙……”他甚至不懂这些鼓词表现的含义以及柔情细意,但是他用心灵听懂了那曲调和旋律赋予他的一种悲怆之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千方百计借来了韩小窗的子弟书《剑阁闻铃》。“马嵬坡下草青青,至今犹存妃子陵。题壁有诗皆抱憾,对祠无客不伤情……”他看着想着猜度着这字里行间的情致和韵味,有的字不认识就连猜带蒙,把“嵬”读成“鬼”,将“憾”念作“感”。但是艺术境界里有时候就是那般神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领悟不可语达,书中那些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那些撼人心魄的华词丽句,如春风秋雨般的滋润和荡涤着他饥渴的艺术之殿。

  ……

  多少霜晨月夕的孜孜不倦,多少春风秋雨依依不舍,多少浪卷涛飞的坚坚不懈……有雨露滋润,还有积水穿石,也有月黑风高。

  王文山在文艺领域有着卓尔不群的业绩,包括二人转在内的戏剧、小品、曲艺、诗歌、小说、散文、写意牡丹等文艺品种都有金秋八月般的丰收。诸如戏剧作品《相傻子》荣获全国第二届二人转会演创作二等奖;喜剧小品《双验收》荣获黑龙江省第五届地方戏会演创作一等奖;小品《谁说了算》荣获地区第二届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并发表于《曲艺》杂志;对口快板《炸军火》发表于《曲艺》杂志;鼓词《梨花盛开》、《幸福槐》均在省级报刊刊发。

  出版4部二人转作品专集,出版了《飞天大侠》、《续秦英征西》、《神剑情侠》、《唐伯虎点秋香》等4部长篇历史小说;出版了《抛球选夫》、《名姬遗恨》、《尼姑思春》等3部通俗小说;出版了《乡风暖融融》《小城花月夜》《心灵的家园》《回头的风景》等4部散文集……这14部著作凝聚了王文山殷殷的厚厚的深深的乡愁,大半生的呕心沥血留给后人无价之宝。文若有价凭谁论?

  2006年他出版第一本写意牡丹画册,他的写意牡丹作品先后在《中国书画界》《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等报刊发表40余幅,其中《国色天香》《总领群芳》《万紫千红总是春》获得2008年全国书法美术摄影大赛和《岁月燃情中国老年书画名家作品大赛》金奖。

  人遗子,金满籯;我遗子,唯一经。这些就是一座非人工所能铸造的纪念碑,就是一笔非物质可比的无价宝藏。

  艺魂弥足乡土间

  冬天的乡村演绎着皑皑白雪情,风雪倾听我们绵绵的乡恋;

  夏日的田野洋溢着苍苍黑土魂,大地化解我们茫茫的乡愁。

  黑土地母亲般的情怀,用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文化了一些土生土长的艺术家。

  王文山就是这样的乡土艺术家,他创造了自己的理想,也创造了属于父老乡亲的本土特色艺术。这些艺术就是泥瓦火盆长杆烟袋,就是纸糊窗户麻油点灯,就是烈性酒开河鱼粘豆包乌拉草,就是冰灯雪橇,就是大秧歌二人转……

  王文山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里生活了一辈子。他的二人转作品里有自己的生活,黑土地就是他的精神家

 


 


 


 

 中国文化联盟网主编:刘平   责任编辑:王平

  更多展会内容请点击查看>>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中国乡土诗人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中国访谈网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