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作家石祥创作的歌词并书法《十五的月亮》由钱琳萍以珍珠创意
从江南之地义乌到首善之都北京,钱琳萍对其地理发展空间的选择,凝聚了她多年从事珍珠文化艺术实践和理论的探寻结晶,融合了她对文化创意时代珍珠文化与艺术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洞察,更结合了她与周边文化艺术界及新闻传媒界朋友和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遇良师益友的交流与灵感碰撞。
珍珠的美丽、珍珠的神秘、珍珠的艺术价值,滋养着追求珍珠文化艺术家的心灵,架起了珍珠与人们对真善美的憧憬、权力的博弈、时尚的变迁乃至各种交流的纽带,甚至见证和引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些对于珍珠艺术家钱琳萍来说,不过是她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她对珍珠价值的理解,对珍珠艺术的痴迷,以及对珍珠文化的投入,远远不是一篇篇文字能够承载的。
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发展
在钱琳萍看来,珍珠文化艺术的发展不应该是简单地挖掘珍珠本身的价值,而是要结合其他艺术形式不断创新。她用珍珠为石祥《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的书法创作的作品,于2012年10月31 日下午,与著名书法家石祥、刘育新诗词书法作品展在首都图书馆同时展出。出席展览的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来柱上将看了钱琳萍用珍珠创意的石祥《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的书法创作的作品,说“这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亮点”。刘化男作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文化产业创意师的培训项目的主要领导参加了展览,对钱琳萍用珍珠为石祥的书法创作的艺术再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和极大的关注。他认为,这是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创意,是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和艺术含量的。我们应该以此为鉴,举一反三,不断推陈出新,加大各门类艺术之间的融合,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大跨越。真正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真正实现文化强国、文化立国、文化兴国。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著名书画家李世英,在开幕式现场高度评价钱琳萍所选择的珍珠文化艺术创意方向和作品,并欣然命笔,为钱琳萍用篆书题写了“珍珠文化,博大精深”。
新华社以《词作家石祥书法作品有了“珍珠版”》为题,播发了通稿。认为,珍珠创意师钱琳萍以珍珠为介质,实现了石祥书法创作的“珍珠再现”,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表达了歌词的内涵,形成了书法艺术的再创作,称其作品是“文化创意大发展时期我国珠宝艺术与其他艺术领域融合的范本,很具收藏价值”。
2012年3月,钱琳萍就曾拜访过我国著名将军作家、歌曲《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词作者石祥。石祥对钱琳萍以文化艺术创意拉动珍珠产业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为她挥毫泼墨,写下了月亮形状的歌曲《十五的月亮》歌词。钱琳萍受到石祥作品的启发,即席构思创意了一款珍珠作品表现歌词的美好意境。
钱琳萍在与石祥的交流中激发了创作灵感,从书法艺术作品中吸取精华领会精神并结合珍珠艺术的表现力,创作的作品集中了不同艺术形式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成就了新作品的特色。她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她看到其他艺术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直接感性,也正是这种感性直觉成为她创意创作的文化基础和灵感生发的源泉。
当然,钱琳萍的艺术感觉来自多年的积累,包括家乡的曲艺和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营养。她可以从中汲取艺术灵感并同时感受不同的韵味,在家乡曲艺的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里感受不同的音质和旋律。在北京这个各种艺术气息浓厚的大熔炉中,钱琳萍将继续以她的天赋和勤奋在不同种类的艺术中汲取养分,在生活和与文化艺术家们交流交往中提炼境界,在走向艺术殿堂的路上一往直前。
将军作家石祥创作的歌词并书法《望星空》由钱琳萍以珍珠创意
链接:石祥
石祥,原名王石祥。河北清河人。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河北省清河县中学。1958年入伍,历任战友歌舞团歌词作家,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文职少将)。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词刊》编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兵之歌》、《新的长征》《骆驼草》《石祥短诗选》《石祥文集》,报告文学集《幕后珍闻》(合作),歌词集《战斗的歌》(合作)、《日月星》,朗诵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词论集《月下词话》等,创作驻香港部队军歌、国防科技大学校歌等。歌词《十五的月亮》获第一届当代青年喜爱的歌一等奖,《八一军旗高高飘扬》获第二届解放军文艺大奖,《军人道德组歌》(合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
著名文化与传媒理论家白庆祥曾经采访过钱琳萍,并且发表了采访文章,对她与珍珠的缘以及痴迷于珍珠艺术的执着都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在白庆祥描写钱琳萍的文字中,不仅包含了他对钱琳萍作品的理解,也带有对其作品和未来发展的期待。
白庆祥曾经在他的采访文章中说“钱琳萍就像那个嘴喙皆伤的鸟,为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在一次采访中,白庆祥与她交流了珍珠艺术的审美问题,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她的审美价值观和不俗的情趣,因此,他更希望钱琳萍撰写的有关珍珠文化艺术的理论图书,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把珍珠艺术的文化创意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理解珍珠的意义,参与到珍珠文化艺术的创意创作中来,为珍珠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钱琳萍历时两年多著的《珍珠文化论》即将由中外名流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从珍珠文化的起源到珍珠文化的传说,从珍珠文化艺术的性质到珍珠文化创意的方法,从珍珠文化艺术的分类到器物类珍珠文化艺术创意、佩饰类珍珠文化艺术创意、天然类珍珠文化艺术创意、雕饰类珍珠文化艺术创意,从珍珠艺术的创意到珍珠文化创意产业的审美艺术,从珍珠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分析到珍珠文化艺术创意案例赏析等,都做了详尽的阐述,且做了独具特色的条分缕析的研究和释读。
钱琳萍论证珍珠文化是闪耀了上亿年的一种美,珍珠是宝石皇后的诞生——大海之泪,并认为珍珠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之光。在叙述了人类与珍珠的“恋爱”简史后,认定中国是“珍珠之邦”。她甚至大话南珠、东珠的往事,阐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南珠文化的深远影响,力透纸背地揭示了华丽背后的血泪采珠史,继而也论证了第一颗养殖天然珍珠诞生。钱琳萍在我国第一个为珍珠文化艺术做了分类,还专章阐述了珍珠文化艺术创意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对珍珠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经济分析,还对珍珠文化创意产业的审美艺术进行了阐述。
书稿完成后,石祥和白庆祥分别为其撰写了序言。石祥在序言中肯定了书稿的意义:“纵而观之,此书有多方面的意义,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而且总结了书稿的“三个特色”:
一是具有理论色彩和学术风格。在阐述珍珠文化的起源时,写了“珍珠文化源远流长,自远古三叠纪时期珍珠产生以来,世界就为其而疯狂。……二是具有逻辑框架和宏观视野。如在第十一章“珍珠文化艺术创意案例赏析”里对珍珠博物馆、珍珠投资、珍珠特色旅游、借东风打造珍珠文化品牌、珍珠文化的复兴等都做了案例式的解析,使每一个创意案例都充满了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珍珠有了亘古不灭的生命和价值。……三是将理论阐释与案例佐证相结合。如在第三章里理论阐释了珍珠文化艺术的性质,继而又论述了珍珠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渊源不息的生命滋养着文化艺术的宝库,论述了在人们与美的思考、权力的博弈、爱情的憧憬、文明的进程、时尚的变迁乃至国家外交间都架起了桥梁……
白庆祥在他给书做的序中写道:“珍珠艺术是文化产业的范畴,在我看来,钱琳萍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热情都献给了珍珠艺术。她把珍珠艺术用理论概括了,使珍珠艺术更具有文化价值了。这是她为中国的珍珠艺术做出的独特贡献。”
链接:白庆祥
白庆祥,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历任广播、报纸、期刊、通讯社记者、编辑、总编辑。多个文学类协会、学会会员。
出版《百事仲裁风波》《出入中南海的无冕之王》《享受痛苦的人》《快乐有多远》等报告文学、报告文学集、新闻著作12部;出版《绿太阳》《爱到恨时》《雪梦如焚》《拷问灵魂的烛血》《焚炼诗狱的箫笛》《享受孤独的冷石》等诗集、散文诗集15部;出版剧本集、文艺理论著作各一部;编著、主编《走近奇妙的大自然系列丛书》《错误系列丛书》《黑土地文学丛书》等文艺类图书30余部。出版《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案例教程》《服务新闻论》《问题新闻》等新闻学著作20余部;出版《世纪末的忧患》《救救你自己》《心字塔》等新闻著作10余部;主编《中外新闻名著鉴赏大辞典》《新闻论语》《新闻写作新教程》(系列丛书)、《新闻鉴赏辅助教程》(系列丛书)等新闻工具书、新闻教材20多部(册)。出版《文化决定成败》《文化创意经典案例教程》等文化类图书多部。出版《怎样与狼共舞》《国际商战:黑洞或陷阱》等经济类图书多部。
有诗歌、散文诗、剧本获奖;有新闻作品和新闻论文获奖;主持、参与多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媒体传播、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课题研究;醉心于新闻新学科构建,热衷于图书策划出版,致力于传媒研究。
结语:仍然在路上
从地理空间的转化到艺术种类的多元融合,钱琳萍在不断的探索中完成了艺术跨越的一大步。但是,这只是另一个开始,未来的路上还有不断的机遇和挑战等着她。她除了痴迷于珍珠文化艺术,还痴迷于与此相关的各种探索中,无论是实践的还是理论的,她都将迎难而上。新的环境、新的思维将不断带给她新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这些足以让她在未来的路上时刻准备着应对,时刻准备着去挑战即将到来的一切。这是她必将经历的,也是她突破自我成就一个全新的钱琳萍的必由之路。——《今日文艺报》总第64期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