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要不要来点“对抗教育” 收藏
2016-03-27 10:22|中国文化联盟网 |
    杨某,某中职学校在校生。为争一个球,他用羽毛球拍狠击一个同学的后脑勺,铝合金的球拍断了,他就用断拍又狠戳同学的太阳穴。被打的同学脑颅内严重出血,当场瘫倒,第二天就死了。打人者差两个月才满18周岁,未成年,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14年有期徒刑。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他说:“我不知道人这么不经打!我后悔,心里也不甘愿,我看是自己运气不好,电视里那样打人都不会死,我怎么两下子就打死一个人了……”
    隋某,初三年级学生。因打群架,用板凳也砸死了一个同学,事后,他也对记者说:“知道这样一砸就死人了,谁敢砸呢?我很后悔……” 
    这种事后追悔自己出手太重的事,在校园暴力案子中极为常见。打人者往往说自己不是故意要置对方于死地的,可一出手,就是那么狠,那么残忍,酿成了恶果。
    有人怀疑这种说法的真诚,说那是一种本能的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的说法,就像那么多的贪官被抓起来时,几乎都声泪俱下地“悔不当初没有好好改造世界观”一样,其实让他们“重活一次”,他们也许还会故态复发,好不到哪里去的!
    是啊,体制不改变,制度不修好,就像是一个没扎好篱笆的园子,谁动辄可以捞个满满当当,谁会太考虑伸不伸手的问题呢?那些栽了跟头的贪官的作态,的确是让人怀疑其真诚的。
    但孩子不同,除了个别同学,如连杀几个同学的马加爵,如杀母的徐力,有明确的“杀人”动机,许多报道出来的校园暴力案子都是找不到“动机”的,都是误伤,或误伤致死。一个“误”字,自然让当事者追悔莫及!
    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孩子一出手就那么重,就“误”把人往死里整呢?众说纷纭。比较集中的说法是,学校“重智轻德”、缺乏法制教育、缺乏正确的人格引导的教育模式,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道德败坏、贪污腐败、践踏法律的影响,致使人文精神的缺位,道德的滑坡,已经蔓延到了校园。再说,又有电视电影光盘网络等对残忍情节、残忍心理的渲染带来的直观教育,等等,校园暴力现象的严重存在也就不难想象了。也有人谈到了独生子女现象,由于长期处于被溺爱的中心,唯我独尊,不能容人,心理畸形发展,难免稍不如意就拳脚相加,甚至把人往狠里整……
     应该说,这些分析各从某个侧面、某个角度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以,所开列的“方子”也是会有一定“疗效”的。比如,社会普遍重视的人文精神教育、道德意识教育,已经明显见到成效;再比如,现在有不少学校搞“挫折教育”、“受挫教育”、“坚强人格教育”、“感恩教育”,对“矫正畸形心理”、增强独生子女的合作意识方面也是有明显效果的。
    当然也有人对“挫折教育”、“受挫教育”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一代人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他们实在是没有真正受挫折的机会,编织得再好的“挫折教育活动”,也都是人为的,在许多保护措施之下进行的,常常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嫌。于是,竟有人异想天开地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是不是可以同时搞一点“对抗教育”,使“挫折教育”不空对空,不停留在理论上,不停留在“虚拟”上,而是两个人,或红蓝两方的真实对抗、真正的较量,让孩子们真正地“磨炼”一番。讲这话,当然不是鼓动大家去打架,也绝不是鼓动大家都迷拳击、搞拳击,而只为说一个道理: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得亲口尝一尝!“对抗教育”可以真正磨炼出“抗击打能力”、“抗挫折能力”、“应付突变事件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对“伤害”的程度有更深切的体会!
    初听这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比如,一位年轻的同事就对我说过这样的事:十八九岁时,他很迷拳击,电视转播的拳王争霸赛场场必看,然后就在房间里“虚拟比赛”:学着所崇拜的拳王的动作与沙袋比赛,乐此不疲,并从此自认为天下无敌,经常对周围的同辈作些挑衅。后来,一位朋友提出和他打对抗赛,只一拳,就砸出他一个“天女散花”,鼻青脸肿。他说,幸好有很厚的拳套,不然不知要掉几颗牙。从此之后,他不再迷恋拳击了。
    再比如,一位爱养宠物的朋友也告诉过我,那些小猫小狗,最好都要养两只以上。小家伙在嬉戏、对抗中长大,就显得健康、勇敢,不然就会显得胆怯,甚至“忧郁”……我从没有养过宠物,但我觉得他分析得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这么说,是不是我真的主张和倡导来一点儿“对抗教育”呢?不!我觉得这样看问题是表面的,舍本求末的,有那么一点儿“病急乱投医”的味道。其实,冷静而客观地去翻看一些资料,冷静而客观地想想,我们校园的文明程度绝对比以往要高多了,打架现象比以往要少得多了。要真来点“对抗教育”,会不会反而有更多人蠢蠢欲动,动辄打人出气、过手瘾,而后又美其名曰“对抗教育”呢?!
    有人写文章说要不要来点对抗教育,说是不成熟的想法,算是一个思想火花。我这文章也同样是另一种不成熟的想法,也算是另一个思想火花吧!这两个“火花”相撞,会引起什么样的“燃烧”吗?唉,诸君拭目以待吧!
        (原稿发表于《教师报》2002年2月6日)——《今日文艺报》总第63期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