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忧患“平等” 收藏
2016-03-25 15:02|中国文化联盟网 |
   “磨炼教育”的隐忧 
  
    说“磨炼”二字,自当先说孟子的《告子章句下》。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我们搞了一个“磨炼”文化背景教育,让学生去读书,专在古书籍里寻章摘句。古文里实在还有太多文彩斐然的“磨炼”章句,诸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中国稍有文化的人似乎都喜欢这些章句,特别是在困厄之中,在不太如意的时候,都爱用这些句子来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而不坠“青云之志”。
    从这个文化背景里,学生自然能体会老师所要说的话:人有吃苦之必要,有磨练之必要!尤其是今天的独生子女,承受了更多的关爱和更充分的教育,在个性发展上有其优势,但由于缺少“吃苦”、“磨练”的机会,不吃苦、不懂关心体贴他人、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一些学校逐步形成“磨炼”教育特色,给学生一个“吃苦”的机会,一个磨炼成长的机会。在磨炼中,强化了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合作与竞争意识教育。
    然而,磨炼教育里也有隐忧,请看两个例子。
    其一,我手头有一本某校《磨练教育作文选编》,随手翻开,就读到这样的篇章:“ ……这校舍破败不堪,两边种满的澳大利亚杨树倒是枝繁叶茂,虽然不太高大,可能经过精心护理吧,挺精神地站在我们面前。不大的操场上只有一个不太正规的水泥乒乓球桌,也已经剥蚀了边和角。厕所是城里再也见不着了的那种‘敞坑式’的,一低头就可以看到坑里的粪便,虽然有做卫生,却掩不住脏臭味和各种脏虫子飘飞上来。教室的窗台矮,窗门烂光了,只要愿意,轻易可以‘跨’进去,教室里并没有桌椅,据说是怕丢失和损坏,一放假,学校就集中管理起来了。老师的办公室也很简陋,细数一下,那墙上贴着不同年份的九张奖状,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应该说,刚来的那两天我什么都觉得新奇,心情是激动的,也就不觉得苦了,这几天我累了也腻了,就觉得苦,心里开始暗暗怨恨学校和老师,要我们来这么苦的地方受苦受难干什么呢?这哪里是‘磨炼’,简直是‘磨难’嘛。打地铺睡在那里时,我开始想入非非,一直盼望着出点什么事,比如打地铺睡觉而受风寒而感冒,比如被虫或者是蛇咬伤了,再比如有小偷越窗而入,偷走了我们并不值钱的东西。反正,我预计只有出了事,老师不自在了,才会草草结束我们的磨难了……”应该说,这文章写得不错,有生活,有思考,说着心里话,还有一股子灵气,行文活脱、流畅而且老练。单从文章的角度说,能读到这样的学生习作应该是欣慰,而不是隐忧。可是,你城里的学生到农村蹲一段时间,说“磨炼”、“锻炼”还行,说是“磨难”了,是不是过分了?那么,人家那些农村的孩子从小在农村,就都“苦难”了,难道只有他们天生该受苦?!就像曾经热及一时的“知青文学”里,大肆述说的就是城里的青年到农村如何如何的苦难,你不就去上那么几年吗?就苦难不堪了,就难于忍受而一心想招工上学,进城去了。这一方面说明一个客观事实,农村的确还相对贫穷,生活比较苦;另一方面却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城里人有一种太明显的优越感,似乎他们生来就该是这世界的宠儿,农村的那一份苦,不该是他们吃的。这是一个平等意识的问题,隐忧就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者或许无力左右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平等意识”,但我们不应该在我们的教育中忽视它,视而不见,或许可能在有意无意中还去强化这意识……这恐怕是磨炼教育中,比单纯“吃苦”、“磨炼”问题难解决得多的一个教育问题。
    其二,早些年,有一所在全国很有名气的重点中学,他们就叫“磨难教育”,而不叫“磨炼教育”,还很有创意地把“磨难”和所谓“两鞋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忍受“磨难”,通过“磨难”考核的学生,奖励皮鞋一双,通不过的给一双草鞋。你看,在巨幅标语“吃得苦中苦,方为福中人”的氛围里,或草鞋,或皮鞋,或人下人,或人上人,直观生动,无需再大作文章而让人印象深刻。这几年,听说改为“两领教育”了,或白领或蓝领,或小康或温饱,泾渭分明;还有叫“两车教育”的,要么你这人上人,开奔驰、宝马,要么你为人下人,就踩吱吱作响的自行车……据说,教育效果极为有效,该校高考录取率一直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可是,可是,这不又是一个平等意识问题吗……我们难道应该教育我们的青年学生这样人为地来分等级吗?虽然,他们似乎也已经警醒到这个问题,在标语的提法上,改“方为人上人”为“方为福中人”,不敢直接进行“不平等教育”。可那教育行为本身,是不是够上说:那是强化不平等意识的教育呢?
    中国太需要平等意识,中国教育应该强化平等意识……
                         平头百姓也养出“衙内”
  
    说起一位熟人的“公子”横行一方,19岁入了狱,都喟叹,都说这熟人也实在太溺爱娇宠他了。坐中一位朋友举例道,不说别的,单说一些生活细节,就知道这“公子”的家教有问题。比如,房改时,他家交的一万多元是东借西凑而来的,可他身上穿着全是名牌,没有几个能和他比;再比如,他在学校读书期间从不洗碗,学校进行环保教育,学生食堂不再出售和使用一次性饭盒了,父亲替他送去一打打一次性饭盒,硬说是他孩子的手冬天不能沾水,要是学校不让使用,建议要雇佣洗碗临时工,家长出钱嘛。更典型的是,爷爷死的那一年,他13岁,父子去奔丧,为分回一些家什,他父亲与他亲叔伯大打出手。他自然护着父亲,和叔伯也干上了,一张口就差点儿咬下一位亲叔的耳朵,然后又去抢夺了几件不该属于他家的家什。这一残忍而又自私、小气的举动,父亲不仅没有警觉,没有教育,还大加赞赏。背着不该得的家什回来后,又四处夸耀了几年,以证明儿子“有胆气”、“不吃亏”。
    这倒是一个真实例子,可惜没有丝毫的新鲜感,我国的蒙学里早就举过许多例证,训导道:“小时偷摘瓜,长大偷宰牛。”英国的谚语也说得生动:“一只宠坏的小羊他日成为一只蛮横的大羊。”
    我本不想为此写成文章的,倒是另一位朋友的调侃有点意思。那天他是饶有兴味地和我女儿看着一大沓《梁山泊一百零八将》的卡片时,抬头插话说:“我就不明白,现在怎么连平头百姓家庭也教出‘衙内’,养出‘衙内’来了。”
    “衙内”即公子哥们,原本是指官宦人家的子弟,像《水浒》里的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关汉卿戏剧里“花花太岁称第一”的杨衙内。他们游手好闲,四处横行,干尽坏事,虽然得到各种特权的庇护,国法常常对其无可奈何,最终还是作恶自毙,没有好下场。这些人都是被官老爷和官太太宠坏的,比如高衙内因想霸占林冲夫人未成,反被林冲教训一通而病倒。高俅寻问病因,听说“衙内不害别的症,却害林冲的老婆”之后,有一段妙语:“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生命,却怎生是好?”他明知自己的孩子“浑”,明知害林冲是不应该的,可为了满足“孩儿”,他与陆虞候、富安密谋,草菅人命了。朋友说:“没有高俅,就没有高衙内。”此语,信然。
    到底是在泡茶闲聊,我没有去计较朋友把那熟人的“公子”类比为“衙内”合不合适,但他所联想到的“衙内”,特别是联想到“平头百姓家也出‘衙内’”,却是发人深思的。
    如今的社会制度有越来越民主的趋势,“特权”和“特权阶层”总有一天会成为历史的陈迹的,这本是好事,那种专恃特权而横行的“八旗子弟”似的“衙内”也会消失的,就像某大国总统的女儿也得去餐馆里洗碗碟一样,“衙内”会成为普通人的。可要是“普通人家里也养出‘衙内’”,他不是恃权势而横行,而是恃“体能的差异”、“修养的差异”、“个性的差异”或别的什么而横行,譬如,干脆就依恃“平等”的社会地位和人格,没有了“见官回避”、“见绅士低头”而也自己横行起来,让别人反见自己而“回避”,而“低头”,这又该是“民主”、“平等”怎样的一种悲哀呢?!
    还是那一句话:中国太需要平等意识,中国教育应该强化平等意识……应该强化的是一种科学的平等意识,科学的平等观啊!
 
    (前一篇曾与另一作品《谁教你成一名公民》合一组,以《潜思与忧患》为题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2000年1月号;后一篇发表于《厦门文学》2001年2月号。后被《太原日报》《家教世界》月刊、《现代教育时报》分别转载,最后合为一组被《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月刊2002年6月号推介)
 
                               ——《今日文艺报》总第60期第三版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