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教育与发展教育的体系
韩国教育自1948年以来引入六小学、三初中、三高中、四大学的学制,根本上讲是西欧式学制,包括美国在内很多国家以这个学制作为框架,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杰出人才。因为采用“6334”制度能够筛选出优秀学生,因而培养出这些优秀学生的学校则被评价为优秀学校。
在“发展教育”体系中,政府对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学校进行集中表彰,学校对于优秀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父母为了让子女成为这样的学生也向这个方向进行培养。“发展教育”体系中,国家和社会向拥有优秀学历的学生倾斜资源配置,所以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也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英语、国语、数学、科学当中,以提高学分和自身的竞争力,“发展教育”促使学生、父母、老师和地方团体沉浸到学历竞争和成绩竞争中。韩国七十年间一直是活跃的“发展教育”国家,在“发展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但是,成果虽然巨大,产生的负作用也不可小觑。
发展教育的成果及负作用
第一,成果,由于国民对学历竞争的投入,韩国学历水平提高了很多。一名美国学生的教育费用是韩国学生的二到三倍,但韩国在OECD(经合组织)国家中都是一到三等,美国学生在国际上仍然排在十名开外,无论是数学还是科学都是如此,韩国在奥林匹克中名列前茅,奥巴马也公开提韩国教育,以韩国教育为榜样,这个称赞是客观事实。
第二,由于对学历关心,韩国人就学率大大提高。初中、高中的就学率几乎100%,80%的高中生进入大学,三到六岁进入幼儿园的超过70%,50岁以下的文盲出现几率几乎为零。联合国大学也统计韩国是文盲占有率最低的国家。
第三,在追求高学历的韩国掀起教育热。韩国毕业于四年制学制大学的人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留学比例也处于高水平。中国和印度学生最多,接下来是韩国,总人口不过5000万人的韩国,留学生仅次于中国和印度,让人震惊,这些留学生大多数都是自己掏钱,韩国博士、硕士比例相当高,这是发展的潜在资源。
通过国家教育,国家经济发展也成为理论代表的优秀案例,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将韩国作为发展榜样介绍给发展中国家,其核心是通过教育培养最高学历人才,这也推进国家的发展,因此鼓励这些国家效仿韩国教育的成功案例,支持学习韩国教育。
虽然以学历竞争为中心有利于促进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负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执着于成绩,以成绩为中心的竞争文化成为唯一,与合作、爱护、尊重相比,排斥、厌恶变得更加正常,这种形式使学生差别化,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差别更大,学生会形成团体,彼此间感到紧张和矛盾,甚至形成斗争,学生暴力和被排斥的团体孤立现象在韩国变得很常见,很大程度上导致过度压抑。
第二,在韩国,知识中心科目如英语、科学、社会等得到重点培养,非知识性项目道德、体育、音乐等排除在外,结果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德智体美发展的教育目标,特别是大学考试,所出题目以教科书为主,对于课外书籍的学习,不管学生的父母还是教师都不会关心,学校越来越像是国语、英语、数学等科目的教育机构,不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场所了。
第三,学生的成绩竞争日益严重,导致学校以外出现的各种私人教师、学院泛滥。学校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在学校以外针对大学入学考试增加额外的学习,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一般是5到6小时,放学后到学院学习或者接受私人教学付出更多的5到6个小时。
这些私人教育费用不是交给学校,而是交给学院或者私人教师,这种私人教育费用规模非常之大,每年达到20兆韩币,每个月花费月收入的1/5到1/6到私人家教那里,给国民教育造成了负担,国民对政府不满意,各种民意不满调查里面,对教育的不满是最严重的,政府方面也同样花费了超过20兆的资金购买地下经济进行合理性的经济运营。在过去70年间,韩国也尽量努力减少私人教育费用,几乎没有成效,如果无法使发展教育政策和学习竞争的惯性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弱的话,便很难减弱私教的需求。
第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成绩竞争的学校文化,学生的素质、兴趣、潜在力的挖掘,智力开发等多样性的发展都被压抑,学校里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有机会发展爱好,多才多艺的人追求自己的梦想被排斥,很难发展自己,很难获得幸福的学校生活,同时具有创意的学生同样被如此对待。
因此,成绩竞争成为主流,反复要求练习和训练,有创意的学生不可避免被排斥。所以说,成绩竞争不可避免让具有创意力的人才和具有多种特色的学生发展变得困难。尤其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变得枯燥、乏味、没有意义,在这样的学校里大多学生不能感到幸福。
OECD(经合组织)显示,成绩分数很高但学生的幸福度和对生活的满足感很低,虽然在创意力和问题解决力上,数据结果不是最低,但是幸福数据明显低很多。学校不是幸福的地方,多方面的开发得不到重视,这样的教育将会被看成失败的教育。
代替方案:幸福教育
针对出现的以上这些问题,韩国提出了一个代替方案,发展教育的代案,幸福教育。
发展教育的代案意义是发展教育的哲学和政策的局限性变得很明了,至少对韩国现在的情况来说,以学习优异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符合创意人才时代的特点,很难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共存,这不符合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精神。
进入2000年时,一种被称作脱出发展教育的论点开始浮出水面,以创新和人性的创意为目标的人性教育政策成为主流观点,2012年开始推出自主自由学期制度,以及幸福教育的政策。从2012年开始首尔教育厅对幸福教育这一教育政策目标做了详细规划,努力使学校文化和惯例向幸福教育转变。教育部也对首尔教育厅的教育政策积极响应,可以感到教育政策发生很多明显的变化,起步虽然不容易,但是还是可以看出韩国在摆脱发展教育和种种惯例及向幸福教育行进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幸福教育的意义及幸福力量
好的教育是指不但过程重要,出现的结果也很重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收获最后的幸福,教育的目的是明确使人出现幸福的感觉。但是,在韩国从1948年实行现代教育以后,所有的教育政策都以努力促进经济发展这一国家政策为先。
为了未来的幸福,一定以教育政策为先,不管经济是否发展或者增长,不能只想着分配是否公平,不是经济发展得到增长就一定让我们得到幸福。同样,分配即便公平也不一定可以幸福。最近关于幸福问题的科学研究显示,物质条件是幸福感最低需求,不是主要需求,幸福不是指物质条件分配是否公平这一狭窄概念。
韩国人的幸福感很低,是过度看重物质条件、社会关系及人身安全一系列的因素导致的,因为追求成功放弃了很多的价值,忽略了比如说通过人际关系、个人爱好所获得的幸福。最近有关方面针对小学生作相关方面的调查,在最想做哪种职业的选项中,孩子们回答是挣很多钱的职业,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给人们带来很大震撼,孩子们关注的焦点都是物质,这也是指向性成就教育导致的结果。
(摘编自文龙鳞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11月5日举办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未经主讲人审阅)
坛主小传
文龙鳞 韩国教育部原部长、首尔教育厅厅长、现任首尔大学名誉教授。
核心提示
● 国民对学历竞争的投入使得韩国就学率大大提高,但是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学生过于执着于成绩,以成绩为中心的竞争文化成为唯一,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差别更大,学生会形成团体,彼此间感到紧张和矛盾,甚至形成斗争,学生暴力和被排斥的团体孤立现象在韩国变得很常见,很大程度上导致过度压抑。
● 如果无法使发展教育政策和学习竞争的惯性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弱的话,便很难减弱私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