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一封20年前写给李小山先生的手写亲笔信 收藏
2016-05-03 18:20|中国文化联盟网 |

  李小山先生你好!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来信,早收到了,也是因為太忙,迟到今日才给你写信,请谅!

  你的新书己成功交付出版了吧!我亦盼望能见到你的新书。我亦知道你以前曾犮表过很多文章,但我所能有机会读到的,就不成比例了,故很想有机会拜读拜读!

  你对目前国內画坛情形,描划得相当中肯,其实” 眼晴是盯着商人的銭袋” ,这股风气又何止艺术界专美?各行各业,各学术单位又何尝不是如是?出版物、批评家的文章之所以粗制滥造,评论文章的乱吹乱捧,正是看着画家的钱袋,才会无原则地乱来的。这就是很現实的社会现象。钱---名---艺术---评论--出版--銭---名---艺术---评论---出版。这一大批人马,在艺术线上打滾,每一个环节都要有钱才能使机器转动。这一规律又何止中国独有?全世界都依循这一规律。故此真正在搞艺术的人是很少的。真正的艺术,应该是远离市场机制,远离潮流的。所谓” 隨波逐流” ,大多数人就是如是!

  艺术界像你或像我这一类人,基本上是很少的。但历史能夠记下的,往往又不是一群人,而是那些少数对历史有争论性,真正在历史长河中起过明显波浪的人。

  改变某种艺术风格,往往可以被人吹捧為大师。而改变某种风格,往往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那悠久的历史長河中,千百万人同样是运用”筆墨”,同样在那庅几个艺术法则如” 六法” 的有限理论中,其能变的因素和机会,究竞有多少?可以想像的。我举个例子,人人都拿着算盘,把珠算口诀运用得滚瓜烂熟,年复一年,又有谁能把计算技术来个突破呢?唯有” 新数” 的出现,現代数学的出现,才能把计算技术发生根本的变化。这是现代数论的犮展结果。因此我很重視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更新,观景角度的更新,工具的更新,材料的更新,艺术内涵及其深度层次的认识,都要全面地、有机地、总体分析阐明,使其得到犮展。美术理论家、美术史家,不要整天沉迷于” 某某人说” 这一框架。前人没有说过的视為” 外道”,那就大大失去了史学家、理论家的历史使命了。历史学家、理论家应该负责起发掘历史、整理历史、检验历史和发展历史这一使命的。金钱可以左右历史的评价,那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了。

  自从我完成了我的艺朮理论和技法体系的第一个想法,决不是拿到市场去挣一些什庅钱,而是返回故国,告诉艺术同行,我搞了这庅一些东西,走到艺术院校去,甚至是艺术中等学校、普通中学、甚至小学,在教育战线上做些影响,播下一些种子,从最年轻的一代做起,通过年青人自已亲身耳濡目染,在正式接受筆墨功夫薰染之前,知道有这庅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之下,自可以更清醒地学习了。

  正如你在来信中说:------“不菅怎庅样,事情总得要做的”。我的想法也是一样,我们还得多多思考,确实” 中国艺朮家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理论色彩”------“ 大家崇尚经验之谈” 。付抱石、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他们教学生,都是老祖宗那一套,师博帶领徒弟式的传授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都是老师的面目。他们(学生) 对师傅又常常有一份特别的感情。维护师道尊严嘛!尊师重道嘛!本来是中国人的美德,但也妨碍了下亠代的独创思考,成為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请看一些某人个展的报导上,常会有这样的字眼------他是某某的入室弟子;他是某人的高足;他是某人学生的高足;他的老师某人是某人的高足---等等。这种师承关係可谓根深蒂固,附帶出现的是门派成见,相互排挤的局面。

  目前中国画坛的派系是很多的,前述那几位己故大师的学生、徒孙,都是当今中国画坛的当权派。院校、美术杂志、美术馆主管人、艺术编辑们,直接和问接都和上述各位大师有牽连。李可染的师生联展,人们有这样的评价—“-比李可染还李可染”

  在此种文化情景之下,想创新吗?谈何容易?他们不承认你的存在价值的时候,你就有被淹沒的可能了。文化情景可以说是可怕的!但是壁壘多固,若假以时日,总会有所消蝕的。我相信世界是前进的,不用过份悲观和失望!

  一些稍有見地的文章,看来目前还是不容易找到发表的园地,其障碍原因正如上述。特別对传统、对某人某大师有所” 不敬” 的,都有被囲攻的可能。这亦是艺坛的旣得利益者的本能反射,可以理解的。有谁斗胆对李可染提出什庅意見?肯定是不成功的。现在李可染虽己作古了,但李可染的印章还在,故” 李可染” 的作品还是继续源源地与众人見面呢!有了钱,甚庅好评的文章都还有大把人去写去登呢!这就是現实。

  如果说要改变中国画坛的局面,决不是少数几道药方可以凑效的,还得假以时间。而教育制度的逐步更新,个性的逐步得到发揮,师承观念的逐步淡化,从而新的观念才能被人接受。这些都是有一个过程,一两代人的时间也不算长吧!反

  贵院前院长刘海粟先生,他对我有间接的啟发。我在香港看到他的展览消息,大标题是” 刘老十上黄山” ,使我无限感触!据友人说: 刘老上黄山,最后的第十次,已是九十高齡的了,前呼后拥,又担又抬,医生、护士、厨师及祕书助手等一行,不下十几人。接待单位空群出动迎接,花费固然不少,精神是可嘉的,也体現了刘老师造化师自然的诚意,也可以反映刘老对艺术执着的一面,令人粛然起敬的。但我的思维方式往往是有些不正常,因此歪念顿生。虽对刘老有些不敬意,但还是说了出来才能痛快!相反我还得感謝刘老间接对我的啟示。

  艺术家之所以能成為艺术家,最大的分别是在于艺术家丰富的想像力。他不只能绘影绘型,而且还能呼风喚雨的。山峰流水,亭台楼阁,风晴雨露,五光十色,在画家的纸上是可以隨意出现的。唯有初学者才会小心于实物的描摹。况且黄山风云变幻之即景,除了录像机能将其记录下來之外,任何艺术家都无法真实描绘下来。所谓写生也者,不外是早巳预备了的那个格调。而且黄山虽大虽美,也不是隨意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供人们立足。故此所能见到的黄山面目也是熟悉的角度。在不容易找到更多立足点和观景奌的情况下,又如何去更全面地描绘黄山呢?况且” 难見芦山真面目,衹缘身在此山中” 。结论就是上山的目的是志在宣传也,并不是為了艺术。

  刘老上黄山之行引起了我的思考,从画面上景物相对存在的关係,联想到自然景物又何尝不是相对存在?人们可以把大山缩小之后放进画内,為什庅不可以把小景放大或原形放大入画呢?结论应该是可以的。不过人们习惯了观大不观小,心中衹知有黄山----“黄山归来不看山” 。相对于宇宙之大,喜马拉雅山又算得上什庅?相时于宇宙之微,原子内部空间都是很大的。从改变传统观大不观小的习惯着手,故提出” 微观山水” 这一题材和概念。

  观宏亦观微,观大亦观小,全方观世界,胜景知多少?

  旣然要从微观出犮去观察自然的局部,难免要採用垂直的观景角度,结果,发现全方位观景成為可能了,从而对画面的分割性、重组性也具备了。这是一连串的发展。垂直透視,不论从高空看大地,或是从近距离看大自然的局部景物,感受都是新鲜的。

  具象的 微观山水最多姿,不惧云遮雾锁时,隨手拈来皆入画,永无相识碰头期。'

  抽象的---高空看山不似山,高空看水曲弯弯,红录黄蓝鳞片片,白云鸟影迹斑斑。

  与视觉习惯不同的新感受:

  一目能穹千方里,双眸同看几边山,物物高底差少少,淙淙流水曲弯弯。

  间间房舍飞云后,麟麟车马走云端。万象群山千百态,百般情趣異平凢!

  下一步的发展是微观宏观统一,抽象具象统一这层次了。从微观到宏观,中间就是受时空纽帶的牽引着的,宏观是远距离的,微观是近距离的,因而在感受上微观时可能是具象的;宏观时可能是抽象的。故用抽象与具象统一的手法,就可把山水艺术概念帶入新的境界了。

  房舍失芳踪,存在不存在,抽象本成形,时空差距大。

  又

  万紫千红夏亦冬,千山万水共长空,千头万绪何為始?万缕千絲那是终?

  抽象与具象统一的手法,最能把山水画表现得全面。从平面的角度上,近的多為具象,远的多為抽象。这是时空差距的结果,还有太大的、太小的、太光的、太暗的、太远的、大近的,都可成為抽象。在垂直透视的角度上,一切平时的习惯性印象,都受到了破坏,一切都变了形。相对于习惯印象来说,应该感受到是抽象的。当这一印象被充分接受和理解之后,这一抽象印象又转变為具象的了。故此抽象与具象是受时空角度的控制的,可以互為转化的。在画面的处理上应该充分理解。

  其实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也是由未知到真知,从己知求未知这一步骤的。在图象范围內可以看作从抽象到具象,再由己知的具象到未知的思维层面。思维层面应该是抽象层面吧!

  人的思维不可能永远停畄在能见的直观具象层面上,应该升华到更高更深层的理性层面。而整个思维活动,都是活动于感性思维,思维感性之间。亦即是抽象具象,具象抽象之间。如此看来,绘画艺术活动于抽象与具象统一这一提法,应该是合乎逻輯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外国人所倡导的抽象慨念,可能跟我的解释不一样,我所接触到的抽象画家中,各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多数為抽象而抽象,例如有从色彩方面去表现的,有从构图方面去表现的,有从变形扭曲方面去表现的,有无可名状的,有乱七八糟的。市场有人买,各种风格的抽象画是会源源到市场去的。但近些年来,抽象画在市场佔的比例是很少的了。

  我记得在中国人的社会里,对” 抽象” 两个字是不容易接受的,甚至视如洪水猛獸,围而攻之。关鍵问题当然对抽象的理解有所偏激,对具象的东西又有所偏爱。类如好意头的画、广告画、宣传画与年画等,其实这些都是為一个特定的目标进行宣传的。它沒有更崇高的艺术目标,精神的升华,自我的抒发。很多人就如此这般滿足于表面现象的说教,而很少人去研究这种图象背后的真实意义。某些政冶画更使人墮入社会崩溃的边缘!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看得見的东西未必一定是真的, 真实的东西也未必在表面能看见。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些中国人早己深入人心的人生哲理。但又往往在发展绘画艺术的时候,把它忘记得一干二净。这些阐释,在我的一篇文章-----对筆墨功夫观念与艺术语言的我见”,可以见到。

  李先生,我太啰唆了!请谅!正如你来信时所说的那样:”我们虽未谋面,但许多见解一致,仿佛早就熟悉一般”。因此一见如故。在知音人面前多啰唆几句,这也反映着我内心的一种苦闷。 我告诉你,在英国生活,绝大部份人為了钱钱钱,像我这样偏頗的人是少有的。文章值多少钱一斤?这是大部份人的看法,文化人不值钱啊!

  我的论文集,以前讬張华清教授转赠你一本,但最后几篇,因肇庆市委宣传部印刷厂趕夜工印出来,未能较对,有些字错了漏了,读不顺的也方,你可以找到错处了,请改正!最好广泛地让你的朋友阅读,并征询他们的意見!

  最后两三篇仅是题纲式,特别是” 六法的局限性” 这一篇有待评论,或与你合作写论文。

  如果有渠道,请你介绍出去,能夠引起一些争论都是有好处的,畢竟这是探索性的文章嘛!在正常的文化环境里,各方面的反应都应该有的,也不必害怕,特别是对” 筆墨功夫-------“那一篇,可能会抵触不少人。

  去年肇交市中外书画家作品邀请展上,这些文章得到了与会艺术家的推崇。中国美术家協会会员部主任马德春先生,还征询我的意見,是否可以在该会内部刊物选登,我说可以。但末知情形如何?中国书法家協会展览部主任邹德忠先生大加赞赏,他跟我長时间在一起交換意见。

  張华清教授最近来信,据说他将公费访英,这一举非常有意义,我定会作具体的協助。稍迟我会给他写信,请转告他!草此顺祝艺安!

  杨希雪 1993.2.28.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