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国 1966年生,湖北郧县人,6岁习书,40载寒窗笔耕不辍。师从沈鹏、李炳焱、彭有斌等名师大家,楷书习临颜真卿、柳公权、唐寅、乾隆,草书习临怀素、张旭、于右任等历代巨擘,以于右任和沈鹏书体最为钟情,习练最久。著有《磨盾集》一卷,另有《雕戈集》正结集出版。书法、诗词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今日文艺报》《今日中国论坛》《中华诗词》《诗刊》等各大报刊。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世纪诗词大典》等大型图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等专业组织会员。艺术成就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20余部名典。
近接徐新国同志发来陈海强先生撰写的一篇文章,题曰《“猛士”徐新国》,读之深有感同,遂将其刊于《今日文艺报》头版,以助其猛。后经了解,已有较多媒体对徐新国其人及其书艺进行过大篇幅的介绍。因而也使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一定要会会这位年轻的书家,便专程走近徐新国,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探访。
原来,徐新国是一位现役军人。他心直口快,性情随和,并且做事认真。见面简短的寒暄之后,他把我引到他的住处,似乎既是家,又是工作室。有沙发桌椅,也有用于创作书画的案台。地上还摊放着刚刚写完的两幅六尺书法作品。他向我介绍了关于榜书的一些特点,然后随手把即将付梓的榜书作品集展开来给我看。
这是一本即将出版的书法作品集清样,封面清样上有沈鹏先生题写的书名——“徐新国榜书册”。他告诉我,前边几页是其他方家给题的词或画,后面才是他自己的作品。
我一页页地翻开,有沈鹏先生致徐新国君的信(手迹),他引作序,有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早年题赠的“百炼成钢”,词坛泰斗周笃文先生题的“笔底龙蛇观气象,胸中韬略走风雷”,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写的“军魂”,李栋恒中将题写的“翰逸神飞”,李文朝少将题贺的“诗意书魂”,著名词作家、诗人石祥将军题贺的“磅礴之势,军人气慨”,著名书法家查日华先生题贺的“神笔”,著名书画家李炳焱先生题绘的《高洁》(国画),著名书画家李玉龙先生题绘的《高瞻远瞩》(国画),著名书画家、当代“画龙第一人”龙黔石先生题绘的《腾云入海》(龙画),著名画家崔德林先生题绘的《山君神威图》(虎)等。我一幅幅地欣赏着、品味着。总觉得这些名流大家们不论是题的词,还是绘的画,都体现着一个“猛”字。甚至著名书画家何汉卿先生题绘的竹画《风正一帆悬》(竹本来是很文的,这时也猛起来了)亦然。
这是为什么呢?这大概就是作为军人和书法家的徐新国在各位名流大家心目中产生的共鸣吧。
翻到徐新国的作品部分,更是仿如一种力量朝我袭来,让我惊叹,令我震撼,又叫我激动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眼睛紧紧地盯到一个“虎”字上,似乎呼吸自然就屏住了,待我回过神来,手已翻到一个“龙”字上,神情还是呆凝着,眼见之字猛气十足,俨然一位猛士的风格。我情不自禁地自语道:“这些字好霸气。”
长 龙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看看徐新国的榜书,《佛》《道》《神》《福》《禄》《寿》《禧》《龙》《蛇》《虎》《剑》《云霞》《高山仰止》……一幅幅欣赏下去,却见他不仅“画(写、书)”出了这些字的骨,还画(写、书)出了其中的肉、气、韵,而且“佛”有佛像,“道”有道法,“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龙”有龙形,“虎”有虎威,“剑”有剑气,“云霞”有云霞状,“高山仰止”有高山仰止的风骨,真是气韵不凡。
那么,徐新国究竟何许人也?且看他的一份简介:1966年出生于湖北郧县,6岁习书,40载寒窗笔耕不辍。师从沈鹏、李炳焱、彭有斌等名师大家,楷书习临颜真卿、柳公权、唐寅、乾隆,草书习临怀素、张旭、于右任等历代巨擘,以于右任和沈鹏书体最为钟情,习练最久。著有《磨盾集》一卷,另有《雕戈集》正结集出版。书法、诗词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今日文艺报》《今日中国论坛》《中华诗词》《诗刊》等各大报刊。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世纪诗词大典》等大型图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等专业组织会员。艺术成就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20余部名典。
通过与徐新国的接触,观其书法,阅其诗词和文赋,我们可以感觉到,徐新国是一位做人做事、或文或书都非常严谨的人。这似乎正适应了明代书法家费瀛所说的一句话:“故学书自作人始,作人自正心始,未有心不正而能工书者。”
一个人的成长,据说与其出生地及成长背景有着直接关系。郧县是徐新国的生长地,也是我国现当代哲学家杨献珍的出生地。而且,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郧县涌现出了何旭祖、赵登庆、赵实、燕若痴、王光华等一大批时代精英。这似乎本来就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莫非徐新国的“猛”以及他为人生选择的从戎习书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让我们先来探胜一下他的家乡吧!
龙
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系秦岭、大巴山余脉之间。南邻车城十堰市,东接丹江口市,北连河南淅川,西邻陕西商南,既是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连接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走廊,历史悠久。夏为豫州之西域。商属庸国之辖地。西周系周的疆域。春秋时期为麇国故地,后属于楚。秦时隶属于益州汉中郡。汉朝设为长利县。“三国”时期属魏兴郡,晋太康五年改长利县为郧县,隶荆州。南朝属梁州魏兴郡。隋朝属豫州淅阳郡。唐代属均州,后改均州为武当郡。宁代为京西南路。元朝14年,郧乡县改称郧县。有“楚之屏障,秦之咽喉,豫之通道”之称,境内地表外形西高东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向汉江河谷倾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明朝成化12年(1476)在此改荆襄抚治为郧阳抚治,设都督御史提督抚治陕之汉中、商南,豫之南阳、唐邓,川之夔、瞿,湖广之荆、襄、安、沔等50多个州县,相当于现在的省会,至清朝康熙19年(1680),计200余年。清,属湖北省布政使司。后虽经交替变迁,到民国年间仍为湖北上五府之一(即荆襄郧宜施),解放初期曾经设立郧阳市,后一直为湖北8个行政公署之一。属于大中型城市,文化积淀较为深厚。“城下之盟”、“朝秦暮楚”两条成语的典故据说就发生在郧县。那里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青龙泉遗址,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伍胥堰,有汉代的韩家洲古战场,有汉代时期马檀山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汉王李泰家族的古墓群,有明朝的古建筑文庙大成殿、钟鼓楼、春雪楼和南角楼,有享有盛名、被誉为“古郧十景”的春楼霁云、瀛州雨忌、南门晴望、盛水龙泉、龙滚滩声、武阳神洞、天马书崖、摘星坡峻、积星宝塔、肖寺留题等。堪称“国宝”、震惊中外的“远古郧县人”颅骨化石在那里出土;举世稀有、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恐龙蛋化石群在那里发掘;很为罕见的唐濮王家族墓群在那里发现。
这就是徐新国生长的地方。这里充满着文化的底蕴,但这里也历经着许许多多的坡坎曲折和历史的创伤。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大熔炉,这样的地方怎能不生长出威猛如虎的巨人呢?
自徐新国出生那天起,那个大熔炉似乎就遇到了一块好铁矿,开始熔炼、锻造,他从6岁开始,便得到当时被下放到郧县教书的大学生彭有斌细心教导,让他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初中毕业都用毛笔,不用硬笔,打下了坚实的楷书基础……如今,天时地利、浑然天成自不必说。倘把徐新国自身的品性和数十年来他师从沈鹏、李炳焱、彭有斌等名师大家,工于书法的苦辛视为主观方面的人和,那么,我们会看到一位大师级的书法家正在崛起,正在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成功。
他认为,艺术应该要激励人、鼓舞人、感染人,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阅历锻造着人的个性,这种个性体现在书法里面就是风骨和精神。没有风骨和精神的书法不可能给人带来向善向美的力量,更不可能带来更高的境界。所以只有阅历千山万水,才会有登高望远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写出来的书法才会有一种豪气、勇气和霸气,猛劲十足。只有历经足够的磨难,不惧严寒酷暑,不怕艰难困苦,才会血气方刚,英勇无畏,写出来的书法也才会充满骨肉和血气,勇猛健壮,刚劲有力。
仁 义
徐新国告诉我,他擅长写榜书,尤其是狂草榜书。我观之亦然。何为榜书?专家云:所谓榜书,就是字径在30厘米以上的大字,字体不限。笔者认为,仅仅如此定位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一个“书”字,书即书法,专指一门写字的艺术手法。榜书即是这门艺术手法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门类。榜书展现给观者的第一视角印象是气势,但又不仅仅是气势,还有书法者自身的大气魄。
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历朝历代书写榜书者不乏其人。据《泰山》《琅邪》《峄山》《会稽》刻石和文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但他不是第一位运用榜书艺术装饰帝王宫殿的书家。明费瀛《大书长语·署书》曰:“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也。汉高帝未央宫前殿成,命萧何题额覃思三月,乃以秃笔构隶体书之,时谓萧籀。又题苍龙、白虎二观。此署书之始也。”所以说,是汉丞相萧何首先把榜书艺术运用于装饰帝王宫殿的。而后千百年来,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室苑囿,发展到题写士人宅第、庙宇、关隘要塞、城楼、园林景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商家则用以书写店招;书体也从单一使用篆书、真书,发展到使用行书、草书。以舒同先生的榜书最为著名,郭沫若、武中奇、沙孟海、中石、范曾的题字居多,启功、赵朴初等墨迹就相对少一些。李铎和张平树也是榜书书法家。张平树是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位以榜书入会的会员,被誉为“榜书第一人”。
当笔者问及徐新国当初为何练写狂草时,他说:一是自己当时迷恋上了狂草,二是狂草是书法的最高境界。自己有一个信条,要练就要练到最高境界,于是就练起了狂草。但练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楷书的基本功不够,又去专习了一段时间的楷书,然后楷书跟草书同时练,练到了一定的时间又把楷草揉到一起练。从小字练到大字,也就练成了现在的狂草榜书。
由于榜书始于秦,适用于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书家众多,门类多样,字体章法繁复各异,因此,也有很多法帖和刻石流传至今。诸如历代流传下来的名刻名帖就有《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颂》《石门颂》《张猛龙》《元倪墓志》《虹县旧题》《多景楼》《梅花赋》《苕溪诗》《蜀素帖》《触意之二首》《忆过中条语》《书谱》《心经》等。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颂》是兼有篆、楷、行、草意的隶书,但其中《石颂》另具跌宕跳跃、朴率稚拙的特点;《石门颂》则恣肆奔放、活脱潇洒、意趣盎然;魏碑《张猛龙》峻劲雄肆,结构欹正相生,点画变化多端,融方圆为一炉,是北碑中的神品;《元倪墓志》却又精健秀逸、风华旖旎;颜真卿楷书雄强浑厚,端庄凝重,线条弹性极强,是书写榜书的极好范本;米芾《虹县旧题》《多景楼》《梅花赋》《苕溪诗》《蜀素帖》等行书,用笔精妙,八面出锋,结字跌宕多姿。明末清初王铎《触意之二首》《忆过中条语》等法帖,打破了沉寂的章法,艺术地切割空间,跌宕跳跃的结字和摇曳的行气,开拓了新的章法境界。孙过庭《书谱》是书法史上文、艺双绝的草书法帖。吴镇《心经》与日本平安后期藤原佐理《头弁帖》同是姿媚秀出的书体,那种含蓄蕴藉的用笔,浓淡干湿的墨韵,简直构成了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似乎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室雅兰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练写榜书,也跟练写别的书法字体一样,需要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字帖或刻石作为范本,从临帖开始。徐新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合自己的工余时间、挥毫性情等,选择了《颜真卿楷书入门大字帖》《颜真卿多宝塔标准习字帖》《颜真卿书法字帖》《柳公权楷书习字帖》《唐伯虎书画全集》《乾隆御笔知过论》《张旭草书习字帖》《于右任标准草书字帖》《于右任楷书》等多种字径大、字口清晰的名家法帖和刻石作为范本。
跟练别的书法字体一样,练榜书也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基本技法,具备相应的书法理论知识。徐新国先后阅读了《榜书技法》《榜书概论》等相关理论书籍后,从费瀛所说的八法、八病、运笔、撮襟等学起,然后一点一画都按规矩落笔。临写时,又多请李炳焱等名师大家点化,掌握“八法”书写技法、消除八病,并且每一点一画都能出入规矩、把握范本书写技巧后,他又将精力集中于练习指实、掌垂(自然下垂,与书写小楷掌竖执笔相反)、肘斜(向桌面倾斜)、抬臂(微微抬起比掌高即可)、腋离(臂根与身躯相互离开)、松肩(将力量集中到肘、掌、指上)等要领(俗称单手提笔的提斗和撮管法)。然后,从字径为10厘米左右大的字开始练,循序渐进,不断增大字径。数日、数月,甚至数年一个字地练,反复重写,直至写出的字自己感到心满意足。但凡日后又发现有不足,则又重写,不断精进。
徐新国认为,文学、尤其是诗词,是书法的内涵,工作和生活阅历则是书法的养料。上世纪90年代末,徐新国的书法已小有成就,很多朋友都建议他出本集子,然而他却认为自己的书法还缺少文化内涵。这文化内涵是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书家一铺上宣纸,就能写出自己现场创作的对联或者诗词作品来呢?他意识到这就是文学功底,文学功底就是书法的内涵。尤其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歌赋和楹联。于是,他把学习的猛劲又投入到诗词当中。
2000年3月,《中华诗词》举办函授班,徐新国投入诗词大家陈明强先生门下,由此闯入诗之门墙,便一发不可收拾,至2006年就有诗词集《磨盾集》出版问世,可见他的刻苦。他曾致信给老师陈明强先生说:“对于诗词,我本一窍不通,原本也没想过要涉足它。只是有些句子在脑海里像鸟一样飞来飞去,像鱼一样游来游去。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便有了学诗的念头。”在学习过程中,徐新国以一种强烈的渴求和勇猛的热忱投入,心里时刻思考着一些汉字本身的含义、意境和书写的艺术象形,《福》《寿》《龙》《蛇》《风》《雷》《云》《霞》《鹰》《鹤》《凤》等字词演幻成一个个实际意象,在脑海里畅游,在心空里翻飞蹈舞,时而分开,时而合并,时而拉长,时而变宽。他便把这些字词的意象摄入脑海心田,取最美妙的状态定格为诗词。继而铺纸挥毫,泼墨于纸上,反复习练修笔,成为了自己很具有生气和灵魂的艺术作品。
当笔者问及诗词书法与工作的关系时,徐新国直言不讳地说,难免会有人说我一边工作一边还要写书法,这是不务正业。然而,纵观古今,哪一位大书法家、大诗人不是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的?哪一位伟大的领袖不会写诗词和书法?应该说那种思想是走入了误区。艺术跟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国古代录官,首先就要考诗词、书法,考思想、思维和考创新力,这都跟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有关系。曹操、康熙、乾隆、毛泽东等都是大书法家和诗词家,也是大政治家。即便如今大多用电脑了,很多优秀的地方领导、出色的军人和大企业家,也都擅长诗书画,甚至是诗人、书法家或画家。
当下,徐新国把重点放到了写字径在1米左右的字上。对于这样的大字,他通常还是在桌面上写。把一大张纸铺在桌面上,只见他上身微微向桌面躬,左手撑着桌面,右臂抬起,臂根离开身子,松肩、肘斜下、掌下垂。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右脚在前,与在后的左脚相距约半个脚掌,膝微屈而不超过脚尖。在力的分配上,左手与双脚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身体的重心在双腿之间轮番变换,左手撑着桌面的力量也随着变化。仿如气功师练功发力一般,一幅幅的书法作品便写出来了。
他说,有些书家们为了使字写得更大更有气势一些,以大地为书案,在地面上书写。他说也可以在地面上写。但是他不主张在地上写,因为在书案上写所用之力与在地面上写所用之力是不一样的。还是在书案上写的好。他看着自己挥毫成就的作品,常常会发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盯着,一笔一画地仔细端详,心里琢磨着哪一笔该怎么落笔哪一画该如何收笔,写出来的字才称得上书法,才有创意,才能给人以向善、向美的享受而又饱含文化内涵。
徐新国是一个谦虚的人,他悟性高,思虑远,志向也颇为远大,知不足而弥补。常常向古人学习,向启功、季羡林、沈鹏等大师名家学习。不仅学习他们的书法,也读他们的著作,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徐新国说:“人品决定书品,学书法,首先要学会做人。比如沈鹏先生,身处他那样的位置,整天找他的各级领导多的是,可说忙得不亦乐乎,许多事情都因无法顾及而推开。然而对待我们后生晚辈,却是十分关爱,格外关注,并且悉心帮助提拔和成长。而且这些帮助都是不计回报和成本的。你比方说,我与他认识以后,欲出版书而请他题写书名,他非常重视,很快题写并附信挂号寄来,而且分文不取。很值得我们感动、感激和学习。”
徐新国认为,练书法要站在国学的高度,多向大师们学习。比如季羡林、文怀沙、沈鹏、周笃文等等大师级的国学人物,他们那种跨领域的高度、那种渊博的知识、那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心胸,那种厚德载物的肚量和那种宠辱不惊的气魄,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他说,艺术应该是向善、向美、向着更高追求的一种境界。于是乎,他便以一种执着的勇猛精神数十年不变方向和目标地寻找和追求着这种境界。如今,我们从他的书法和诗词上都看到了,他正在达到这种高度。
乍看本文的标题,或许很多人会以为,笔者笔下的主人翁是一个鲁莽、性情猛烈甚至粗鲁的人,然而读之却不然。本文的主人翁徐新国是名军人,有自己的血性和个性。身为军人,徐新国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因此,他要一手拿枪杆子捍卫国家尊严,保卫国家稳定、维护世界和平,又要一手拿起笔杆子,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抒写胸中的豪情,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传承和繁荣中华文化,憧憬祖国未来的美好前程。40多岁的徐新国正当烈日中天之时,我们相信,凭着他对艺术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他自身的勇猛和英明,他的豁达和谦虚,必将是一位大师级的书法家,也必将是一位出色的军人。
——2013春《中外名流》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