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伟人胸怀与记者视角——李尚志与中共领袖们的故事 收藏
2016-06-14 18:17|《中外名流》杂志 |

  

  李尚志

 

  他,被称为中国的“白宫”记者、出入中南海的无冕之王。在他笔下,有邓小平、胡耀邦、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阿沛·阿旺晋美、周谷城、华罗庚等著名爱国主义人士;有张渔、萨空了、侯宝林等各界社会名流;也有安振东、陈秀云、窦守芳等先进模范人物。他用自己的笔,触动着时代的脉搏,窥探着历史的脚步。

  他,是中国的首席政治记者,中国的0001号记者。在他的笔下展示了一个时代,展示了一个时代伟人的风采,而他自己却说自己是“在时代的航船甲板上的一名速记员”。在那个时代,有一个名字经常是李尚志笔下的主人公,有一个名字牵动着那个时代的脉搏,有一个名字见证和记录了李尚志采访与伟人的故事历程。

  他,就是新华社国内部前主任李尚志;他笔下的那个名字,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采访中,笔者听他讲述了采访邓小平和与邓小平相关的采访故事。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好事……”

 

  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3日通过决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在此前后,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等同志每年都带领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义务植树。但对全国义务植树活动起到推动作用是1983年3月12日,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集体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李尚志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的采访工作。

  那天上午,李尚志吃过早饭驱车赶到地处北京十三陵水库东坝头蟒山阳坡的中央直属机关造林基地。约9点多钟,78岁的邓小平同志身穿蓝色中山装,笑容满面地走下面包车,随后的是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的胡耀邦、万里等同志,以及中央直属单位、国务院各部领导、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和北京市的负责人等。他们一下车,便又说又笑地拿起铁锹,走到植树场地,干起活来。

  这次植树活动,场面大,人物多。植树场地方圆少说也有上千米;党中央领导人就有20多位,加上各方面的负责人,有近百人。看到此情景,李尚志立即感到这天消息难写。但很快,他理出一个好办法。他想,邓小平同志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全民义务植树的倡导者,这天的新闻当然重点该写他。

  李尚志见小平来到一个树坑前,挥锹解树苗培土,尘土落到他的身上、头发上,他全然不顾,脸上的汗水涔涔而下也顾不上擦一擦。李尚志便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些细节与场景,并寻思着,如果请小平同志讲一讲植树活动的意义,哪怕只有两三句,那么今天的消息也会大增光彩的。

 

  
  李尚志(左)与记者王丹娜

 

  有位新闻同行大概也有这种想法,便勇敢地走到小平同志身旁,介绍自己是某报的记者后,请小平谈一谈植树的感想。小平一面干活,一面回绝了这位记者的要求:“我今天是来劳动的,没什么话好讲。”小平同志拒决采访,李尚志再去请求也会碰钉子。

  根据平日对小平同志的了解,李尚志觉得,他是十分严谨的老革命家,对事不轻易发表意见,且他的性格内向,很少随便讲话,也不大随便说笑,现场采访他,难度是很大的,而且在事前没有请示、打招呼的情况下,特别还在干活的时候,硬去采访,似乎也不大礼貌。放弃采访,又觉得机会难得,实在可惜。于是,他便收起笔记本,拿起锹,随小平同志培土,伺机同他搭话。

  培完一个树坑,小平同志直起腰来,扶着锹把,放眼观看远山近水。李尚志见机会来了,便赶紧问道:“小平同志,您有好多年没有来这里了吧?”小平同志笑着说:“这个地方我还是20多年前修十三陵水库时来过,好久没有来了。”

  “同20多年前相比,这里一定发生不少变化吧?”李尚志想引导小平同志多讲几句话。“哈,20多年嘛,当然变化不小。那年我们来修水库时,这里还光秃秃的,现在不少山上都有了树,这变化真大啊!”小平同志高兴地说。

  “您倡导义务植树,对我们这个少林国家,意义太大啦。”李尚志继续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好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万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小平同志说完,又给另一颗树苗培起土来。

  李尚志高兴地把小平同志这些话记在本子上,心想:“今天的消息可以重写几笔了。”他想,作为新闻记者,采访时最好不用直接提问的办法,用聊天、随便攀谈的方式倒是容易谈得起来。回到新华社,他赶写了一篇近两千字的消息。此后,每年植树节,每年4月的第一个周日,中央领导都集体进行义务植树活动,李尚志也年年参加这些活动的采访。

 

  “弃权票3张”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新宪法,但这次不是像以往一样“一致通过”,而是出现了“弃权票3张”的情况。凭着多年的政治新闻采访经验和新闻的敏感,李尚志意识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报道。怎样写?这三张弃权票能否如实报道呢?这可不单纯是能不能打破格式的问题。

  他来到大会主席台右上方秘书长办公室。一位大会秘书长说:“消息稿中,别的我没有意见,只是把3张弃权票也写进报道,这恐怕不合适。”李尚志反问:“为什么不能报道有3张弃权票?”有人向他解释:“过去党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通过一些重要决议、决定,都在报道稿中写为‘一致通过’了什么什么。我们总不能把不同意见公诸报端吧?”李尚志接着说:“写进消息的理由有4条。”

  这时,杨尚昆从大会主席台走了过来,笑着说:“嗬,新闻记者在舌战群儒哩!你们在讨论什么事情?可以说给我们听听吗?”当有人把刚才的事情讲给杨尚昆后,杨尚昆便问李尚志:“新闻记者同志,你主张写进消息的理由是什么呀?” 李尚志不卑不亢,陈述了四条理由。

  “第一,今天外国驻京记者被允许在礼堂二楼采访大会,当代表按动表决器表决新宪法时,他们目睹了大会的现场,而且当电子屏幕上打出表决结果时,外果记者们都已经记下来或用相机长镜头拍照了表决结果,明天外国报纸、电台都报道了中国人大代表表决宪法有3张票弃权,我们作为中国的记者,为什么自己国家的事情反而不能报道呢?

  “第二,我国许多事情往往外国人先知道,中国反而是看外电才知自己国家的事情,老百姓不满意地称这种现象为‘出口转内销’,广大读者对中国记者不报道这类事情有意见,甚至有些读者不甘心地称自己是‘二等公民’,这种现象应当改变。

  “第三,有3张票弃权,是事实。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稿件的生命,作为新闻记者,应当尊重客观事实。

  “第四,今天下午出席大会表决新宪法的代表3040位,有效票3040张,同意3037张,没有反对票,弃权票仅有三张。这3张弃权票还占不到总有票的千分之一,报道出去,既表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打破了过去在极左路线盛行年代什么事情都是‘一致通过’的不正常气氛,又表明了我国政治民主生活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还表明了我们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将这3票报道出去,社会效果、国家形象会是很好的。”

  “你的理由很充分呵。”杨尚昆笑着问在场的大会副秘书长、新华社社长曾涛:“你的意见如何?”“我赞同和支持记者的意见。”曾涛立刻回答道。“哈,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我看这样吧,小平、耀邦同志都在休息室,咱们还是去请他们裁决吧。”杨尚昆指着休息室说。

  李尚志来到邓小平、胡耀邦的休息室,向他们讲明了情况并陈述了自己的意见。胡耀邦爽快地说:“记者的意见好嘛,我看3张弃权票的事可以写入新闻报道中去。”邓小平也点头同意耀邦的意见。一场“新闻纠纷”就这样解决了。

  出了休息室,李尚志立即动手在消息稿中恢复了3票弃权的内容。第二天——1982年12月5日,全国各报均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的消息,这条消息中有这样一段报道内容:

 

  “下午5时45分,大会执行主席习仲勋宣布: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这时会场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此后,党和国家召开一些重要决策会议,特别是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及其常委会在讨论、审议、通过一些重大事项时,代表和委员们如果有不同意见,陆续在新闻报道中都有反应。虽然这场对3张弃权票“报”与“不报”的新闻风波已经过去了。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这桩鲜为人知的小事,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了,但作为当记者的李尚志,每想起来,总是感慨万千的。
 


  李尚志(左)与记者丁楠

 

  “今天是党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1987年10月25日,金色的秋天给北京这座文明古都披上节日的盛装。一大早,和十三大代表们一样,李尚志从驻地奔向人民大会堂。

  大会就要开幕了,83岁的邓小平同志红光满面,健步走进人民大会堂,迎面遇见邓颖超同志。“小平同志,向您祝贺十三大的召开。”邓大姐高兴地对邓小平说。“大家一起祝贺,向大家祝贺。今天是党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值得祝贺。”邓小平一边和邓大姐热情地握手,一边笑着说。

  邓小平看到88岁的聂荣臻元帅坐在不远处的轮椅上,就约邓大姐一起去和聂元帅合影留念。他们来到聂元帅面前,三位老同志热烈地握手,互相祝贺十三大召开,互相叮嘱要注意身体,健康长寿。

  邓小平见到了85岁的彭真,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彭真同志,咱们一起照个像留念吧。”

  合影后,有同志告诉小平:“这次大会,来采访的记者很多,国内外记者有400多人。”邓小平高兴地说:“好嘛,好嘛!这说明我们这次大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嘛。”

  开会的铃声响了。大会主席团的成员们说笑着走向主席台,走在前面的邓小平同陈云、徐向前热烈握手,互相祝贺。身在大会现场的李尚志,仔细观察着领导人和代表们的表情,注意着他们的言谈举止。

  虽然在大会上邓小平说服了大家,没有把他列入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但是有些人仍投了他的票。大会闭幕了,这次会议创造的几个“第一次”意义深远,李尚志深有感触进行了总结:

  一、第一次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解决了我们党长期以来没有明确解决的问题;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以无产阶级的伟大胸怀,带头退出中央委员会,以加快党的干部的年轻化步伐;三、这次大会,对中央委员、中央后补委员、中纪委委员,采取差额预选出候选人之后,再实行等额选举;四、采访十三大的400多名中外记者,不但采访了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大会新闻发言人还安排了5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中南海第一次向外国记者开放;五、这次大会体现了改革精神,如修改党章。这次大会只通过了一个关于部分党章和条文的修正案,没有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另外,中顾委、中纪委只提出了书面的工作报告,而没有在大会上作报告。这样,更有利于大会集中精力审议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制定今后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放程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李尚志也是以极大热情投入到会议的报道上来,他要用他的笔,增加报道的透明度。他的特写《党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展示了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领导人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十三大召开前夕无比喜悦的心情。《十三大采访日记》《十三大采访札记》和《继往开来的会议——党的十三大随笔》等几篇报道,各有特色。其中《十三大采访日记》这篇报道以日记的形式,从十三大开幕至十三大结束的全过程逐日作了记载,给人以客观、自然、亲切的感觉。

 

  “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

 

  1988年4月8日,李尚志和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一起入了人民大会堂。上午8点钟刚过,会议进入高潮。这次会议的议程之一是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选举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选举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大会主席团休息室里,李尚志看到,身穿深灰色中山装的邓小平一进来,就高高地拱手向大家致意。大会的预备铃响了,主席团成员走向大会主席台,执行主席宋平宣布开会。9点35分,与会的2883名代表开始写票,9点53分开始投票,10点31分投票完毕,大会会场秩序井然。

  投过选票后,李尚志看到邓小平回到他的座位上,习惯地点燃一支香烟。这时,台下有位代表写了一张条子:“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条子由台下递到了主席台,最后传到邓小平手里。小平同志边看条子,边笑着点头,赶紧把烟熄掉,并把这张条子递给邻座的同志。那位同志笑着对他说:“吸烟有害健康。”邓小平笑着,连连点头。

  那位同志见李尚志在一旁,便建议把这件事写到报道中去,以推动戒烟。人大代表给邓小平同志递条子,对邓小平吸烟提出“批评意见”,被批评的不是别人,是在党和人民中间亨有崇高威望的邓小平同志。李尚志决定将这个细节写进稿子。

  当对李尚志的这篇特写核稿时,有人对这段描写提出异议,主张删掉。李尚志仍坚持报道,说:“党章、宪法,都赋予了党员和群众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批评监督的权力,我们报了,说明我们的党章、宪法不是一纸空文。而人大代表对邓小平同志提出批评意见,是善意的,邓小平同志接了条子,掐了烟,说明邓小平从谏如流,很有心胸,这样报道,肯定会增加人民对邓小平的尊敬和赞誉。同时证明,人大代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亲密无间的,有何不可以呢?”他的坚持得到了尊重。

 

  

  作为记者,李尚志是幸运的,他经常出入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跟随中央领导人参加活动。但是,这样的采访不是简单的,李尚志采访的中央重要新闻和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不仅靠新闻的显要性取胜,还要靠思想的敏锐和观察的细腻,靠新闻与政治的敏感和不同的采访技巧,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一次次采访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任务。

  他说:“中国采访中央部门的政治记者与美国那些专写总统的白宫记者不同。我们的记者不是有闻必录的‘录音机’,必须熟悉党的政策、方针,摸准时代脉博,把中央精神准确、及时地传播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这里大有学问。”

  在李尚志的笔下,伟人的形象不是“高大全”,而是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是建立在一个个采访获得的细节基础上的。他笔下的毛泽东、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更不是什么偶象或神,而是具有七情六欲,甚至更富同情心的平凡人——普通的平凡人。


      ——2012夏《中外名流》第6期

------分隔线----------------------------
  • 多彩兴仁

    兴仁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县,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人...

  • 双宁:书写金融家精神

    仅用一种称谓来描述唐双宁,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历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光大银行董事...

  • 壮怀激越抗天歌

    2010年6月南平抗洪救灾纪实 时间:2010年6月13日-28日 地点:南平十县(市、区)139个...

  • 侯晋川:我和科协有缘有情

    引题:家庭变故磨砺了他坚毅的性格,天资与勤奋让他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热爱与...

  • 崔彦志:中国红酒的酿造师

    崔彦志,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国家级评酒委员,高级工程师,参编《葡萄酒生产问答》并翻译...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