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壮怀激越抗天歌 收藏
2016-03-29 10:08|中国文化联盟网 |
   2010年6月南平抗洪救灾纪实
   
    时间:2010年6月13日-28日
    地点:南平十县(市、区)139个乡镇
    人物:人民子弟兵、南平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事由:暴雨倾盆,山洪咆哮;山崩田毁、房倒桥塌;路断讯断,停水停电;列车受阻,航班停飞……人民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主题:抗击特大暴雨洪灾
 
 
为营救被困人员,武警官兵和干部群众搭建简易木桥,构筑生命通道。(范乐明 摄)
 
    这是一个以浓墨重彩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
 
    告急,告急!靠前,靠前!冲锋,冲锋!
    救人,救人!抢险,抢险!转移,转移!
    坚定的信念: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坚实的脚步:哪里有灾情,就到哪里!
    坚强的意志:不抛弃,不放弃!
    灾情之重前所未有,抗灾力度前所未有。南平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决战决胜的勇气抗击暴雨洪流。峰口浪尖上,一幅幅感天动地的抗洪图景在武夷山下、延平湖畔展现;生死搏击中,一曲曲战天斗地的抗洪壮歌在建溪、富屯溪、金溪、沙溪传扬……     
    来自北京,来自福州,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切、关怀、关注和关心,汇聚成齐心协力抗击天灾的精神动力,鼓舞激励着闽北儿女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关怀鼓舞
    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持续特大暴雨!
    秀美的山川,顷刻之间一片汪洋,满目疮痍。
    2010年6月,闽北灾情之重前所未有——据初步统计,全市10个县(市、区)、139个乡镇(街道)全部受灾,严重受灾的有128.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8.28亿元。从13日到27日,强降雨过程长达15天,雨区覆盖闽江干支流。强降雨区域集中,8个县(市)降雨超过500毫米。延平、顺昌、武夷山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南平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和8个县市城区进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14610起。倒塌房屋29874间,损坏房屋54892间。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公路中断共计1531处,全市累计有99个乡镇、1115个行政村交通一度中断。铁路发生险情182处,外南线、鹰厦线、峰福线62趟旅客列车受阻。武夷山机场进水受淹关闭,有12架次航班停飞。全市有16万户城市居民用水、39.45万户家庭用电一度中断。南平市区到9个县(市)、各县(市、区)到所属乡镇无线通讯全部中断,顺昌全县固定电话中断。
    关于闽北灾情的报告,以最快的速度,如雪片般源源不断飞向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为闽北人民战胜洪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逐级落实抢险和救灾责任,及时转移受威胁的群众,妥善安置好灾区群众生活,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是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南平灾情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请民政部主动商地方及有关部门帮助南平解决困难问题。”关怀之情跃然纸上。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参加第二届海峡论坛时专门听取灾情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希望福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要求,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灾情牵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出访回国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打来电话亲切慰问灾区一线广大干部群众,并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汛区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继续按照中央要求,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要指导和帮助地方抓紧搜救失踪人员,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扩大。”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纷纷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关心、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不论身在何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同灾区的干部群众紧紧相连,对灾区深情的牵挂源源不断地汇聚在武夷山下,激励鼓舞着闽北人民的抗灾斗志。
    在抗灾抢险的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6日亲自致电我省,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慰问我省灾区干部群众,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指导我省抗灾救灾工作,他表示:中央会全力支持福建抗灾救灾,帮助群众克服当前的困难。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为闽北抗洪抢险英雄的先进事迹所感动,他作出重要批示:“大力宣传许忠听等七名养护工的事迹”。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两次对我省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抗灾救灾中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
山高路远,无法阻隔北京深切焦灼的关注;路途艰险,无法阻挡北京急切救援的步伐。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闽北灾区,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干部群众的关心和问候,勘察灾情,指导工作。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来了——察看检查公路水毁情况,指导防灾抗灾工作,慰问在道路抢通中因公殉职的养护工人家属;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副部长胡亚东来了——指挥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水毁铁路的抢修抢通工作,分流安置滞留旅客;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带领工作组来了——深入南平灾区,协助地方抢险救援; 
    民政部副部长孙绍骋带领国务院救灾工作组来了——深入一线灾区,勘察灾情,指导救灾;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来了——指导烟区救灾工作,并带来补助资金,用于南平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一席席关心关怀的话语从远处通过电波传来:
 
水深浪急阻挡不住抢通人员的步伐。(张荣泉 摄)
 
 
废墟中,救护如花的生命。(曾兴冰 摄)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打来电话询问灾情、指导救灾,表示尽一切力量支持南平抗灾工作;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获悉灾区通讯设施损毁严重,从北京紧急调派技术专家和20台全球卫星电话支援救灾; 
    南京军区、武警总部军政首长来电话询问灾情,表示已备足兵力全力支持福建的抗灾救灾;
   国家电监会主席王旭东挂来电话,要求福州电监办及时组织和指导电力企业加快电力设施抢修进度,尽快恢复灾区供电; 
    ……
   闽北的灾情时刻牵动着屏山之巅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一次次紧急会议,一个个指导抗灾救灾的指示,一份份紧急调集令,汇集闽北。
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在闽北受灾的第一时间作出抗灾救灾重要指示。孙春兰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生命无比重要的意识,切实履行责任,把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黄小晶要求,所有的救灾工作都要围绕群众的生命安全展开,各级干部继续坚持假日期间在岗在位,做好危险地带群众的撤离工作。
   6月18日,刚刚参加完“6•18”科技成果交易会开幕式的孙春兰书记,冒雨赶往南平,视察灾情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当新一轮暴雨再袭闽北时,6月25日,孙春兰、黄小晶等省领导又一次深入南平灾区。顶着瓢泼大雨,冒着一路艰险,孙春兰、黄小晶奔赴抗灾救灾一线,走进群众、走进企业。一路泥泞,留下他们深深的足迹,更留下他们深切的关怀。顺昌县洋口镇田坪村是畲族村。面对灾害袭击,镇村干部及时应对,转移了1150名群众。走进村里,看到一栋栋楼房掩埋在黄泥里,农田被厚厚的泥沙覆盖,昔日美丽的山村已成废墟,大家非常痛心。面对围拢上来的群众,孙春兰鼓励大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大家不要难受,只要有人在,什么都好办。
在闽北抗灾救灾的日日夜夜,省领导张昌平、杨岳、徐谦、陈桦、叶双瑜、李川、洪捷序、朱生岭、张志南等都深入闽北灾区一线,察看雨情、水情、灾情,指导抗灾救灾,慰问干部群众。
   无数次的生命大救援、安全大转移,凝聚着子弟兵对人民的鱼水深情。省军区司令员汪庆广、副司令员施中苏、副政委曹伯如,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军长冯文平、省武警总队政委卢江辉、省消防总队政委唐忠林、海防某师师长黎火辉、省军区装备部副部长梁捷能先后率部队官兵驰援我市抢险救灾、慰问赈灾。
   “灾区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省直各部门视闽北抗灾救灾为己任,30多个省直部门单位领导亲临南平指导,从救灾资金、物资调拨、人员力量、机械设备、技术指导等方面,全力支援我市。
   来自北京,来自福州,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切、关怀、关注和关心,汇聚成齐心协力抗击洪灾的磅礴力量,给闽北广大干部群众极大的鼓舞。让党中央放心,对人民生命负责,坚决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成为闽北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使命与庄严誓言。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信念和意志。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向前,向前!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救援队伍;哪里最危重,哪里就有领导干部。在洪灾面前,在生与死搏击中,各级领导干部冲在前头,他们就是屹立在滚滚洪流中拱卫人民生命安全的——
中流砥柱 
    今年5月,根据气象部门汇总的数据,市里决策者们作出科学研判:着眼防大汛抗大灾,迅速做好准备! 
预案修订、物资储备、排查除险、抢险队伍演练、防汛预测会商,提前预警……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未雨绸缪,为战胜洪灾、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掌握主动,迅速行动。6月13日,市委、市政府紧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会商雨情水情,检查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对防汛抗灾进行部署,第一时间启动了Ⅱ级应急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取消端午节假期和连续两个双休日,应急队伍随时待命。市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县(市、区)坐镇指挥,各县(市、区)挂点乡镇领导全部驻乡,乡镇包村干部全部进村下组。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分工,组织力量投入防抗工作,建立起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切为了人民!”南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来自中南海、屏山的重大部署。从6月13日起的半个月里,南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夜夜灯火通明、紧张忙碌;一个个科学的决定从这里发出,一个个紧急会商会议在这里召开,一支支队伍从这里接受行动任务……市委、市政府将抗灾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实施强有力的指挥领导。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发出23份明电,市委办、市政府办8次发出紧急通知,就落实防汛责任、加强预测预报、全力市里组织抢险、紧急转移群众、妥善安置灾民、恢复基础设施、做好灾后重建作出具体安排。组织14个市直单位对口支援延平区的11个、顺昌县的3个重灾乡镇,由主要领导带队进入灾区。在抗灾救灾的日子里,这里是一个昼夜不停的指挥台,指挥全市上下唱响抗天壮歌。 
    “延平区西芹往塔前路段突发山体滑坡,两部车辆被冲入水流湍急的溪中。”6月14日中午,市委书记雷春美接到消息后,顶着瓢泼大雨马不停蹄奔赴现场。在通往事发现场的途中,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轰然倒在面前。险情无法阻挡她的脚步,雷春美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现场。“人民生命重于一切,要不惜代价组织搜救。”她要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决不放弃任何希望,并在现场成立了“6•14”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对失踪人员的核查搜救、受伤人员的医治、事发现场的交通管控和交通疏导等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紧接着又踩着厚厚的淤泥,趟过没膝的山洪,赶往下一个受灾点。 
    “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到灾害现场。”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了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场所,雷春美、裴金佳等市领导通宵达旦在此指挥调度全市力量,抗击洪流、共克时艰。一有险情,立即出发,奔赴现场,指挥抢险。 
    山洪包围了延平区建溪学校等四所学校,1500名师生被困。“走,必须到孩子们身边去,要和他们在一起!”18日晚,裴金佳等领导跳入齐腰深的水中,艰难涉过洪水进入校园,彻夜研究解救方案。经过20小时的生命救援,次日上午8时30分,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搭起的挡洪墙下,被困学生全部平安撤离学校。 
    责任如山,靠前指挥。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始终把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守一线,连夜会商、连夜部署、连夜出发,迎着狂风暴雨挺进! 
    20日清晨,武夷山市上梅乡厅下村泥石流淹埋房屋,道路中断。“不惜代价抢通救援通道,为受伤人员和群众打通生命线!”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郭跃进立即组织抢险队出发。经过数小时奋战,终于打通了通往村里的道路,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救援。 
    19日,延平区蔡源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道路受阻。“爬都要爬到蔡源村。”区委书记张国旺带领救援队伍急奔现场。一路翻山越岭,经过近6小时的跋涉,连夜赶到受灾点救援。 
    22日,当洪水围困“孤岛”宝庄村时,顺昌县委书记柳贵清将抢险指挥部一再靠前,四次带领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向宝庄村挺进。 
    “人民生命无比重要!”大灾面前,挺身而出,在群众安全大转移中,党员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聚合抗洪抢险强大力量。一声声“这里我负责”,成为抗洪抢险中冲破云霄的铮铮誓言。 
    18日,延平区来舟镇政府办公大楼被水围困,党委在街头设立临时指挥部。与洪峰抢时间,镇党委书记张文照和党员干部用树和大石头搭起一座“生命桥”,手挽手站成一堵人墙,在激流中将受困的40余名居民安全撤离。他组织5个党员突击队翻山越岭,奔赴各个受灾村,连续奋战12个昼夜,转移灾民4700多人。 
    19日中午,洪峰即将到来,邵武市水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黄睿带领近百名水北街居干部出动。一边贴公告、发短信、用高音喇叭喊话,一边挨家挨户敲门,拉网式动员群众撤离。次日凌晨,当洪水侵入房屋时,沿河低洼地带群众和企业员工6000多人已安全转移…… 
    6月23日,位于延平区黄墩街道的九二泵站后山出现溜方,黄墩街道党委书记吴忠文立即带领街居干部赶赴现场,组织居民紧急转移。“7号楼院的吴大娘还没撤出,怎么办?”刚背出王吉秀大娘的吴忠文,听到这一消息,又涉过浑浊的泥水,再次带头冲进7号楼院,和抢险队员挨家挨户地搜索,终于将吴大娘安全转移出来。当天,街道抢险人员在最短时间内紧急疏散转移9500多人。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抗洪救灾最低底线,也是最高要求……”在抗击洪灾的日日夜夜,各级党委、政府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加强对地质灾害点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巡视和检查,逐村逐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扩大转移范围,坚决把危险区域的人员转移出来,严防已转移人员在不安全的情况下擅自返还。全市紧急转移安置36.56万人。18日起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停课,取消期末考试,提前放假,中考延期到6月29日至7月1日。19日起全市客车全部停运。安全疏散了因铁路中断、航班停飞滞留南平的上万名旅客。 
    救人、抢险、转移,磨炼的是坚强的意志,展示的是果敢的勇气和扎实的作风,提升的是责任的意识和执政的能力。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年龄大小,在危急关头,南平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坚守一线,成为闽北抗灾救灾的中流砥柱。    
  哪里有橄榄绿,哪里就有生的希望。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生命的“绿色长城”。上至将军,下到士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他们的内心涌动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军人时代风采—— 
 
水中长城 
    “你们做出的贡献南平人民永远会牢记,历史永远会牢记。”7月2日早上6点10分,南平市区文化广场许多自发前来送别抗洪勇士的群众依依不舍。 
    来舟镇的马大爷来了,带着一筐鸡蛋,他说部队官兵太累了要补一补;南纺女职工来了,送来她们亲手纳的鞋底,这几天官兵为救灾,双脚天天泡在淤泥中,她们疼在心里;建溪学校的学生也来了,捧着一束束盛开的鲜花,他们永远忘不了是官兵们一个个地把他们从洪水中背出…… 
    6月18日12时许,延平区茫荡镇安丰村,河水暴涨,山洪暴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中断,安丰境内学校、幼儿园近1500名师生受困。武警南平支队、森林武警南平支队、武警南平消防支队官兵全面展开施救。 
    解放军驻闽某部派出舟桥部队,从福州赶到南平支援,为孩子们搭起生命之桥、挡洪之墙。 
    18日21时许,天降暴雨,武警战士将幼儿园的孩子们紧紧抱在怀里,给他们穿上雨衣,戴上头盔,细心抹去他们脸上的雨水,孩子们一度惶恐的脸庞露出平静的笑容。经过10多个来回的奔跑,最后一批孩子被安全转移。而此时被困在建溪学校的1033名学生又饿又渴。子弟兵战士又沿着羊肠小道,冒雨徒步近1个小时,迂回曲折将矿泉水、面包、药品、蜡烛等应急物资送抵学校。 
    从接警到解救任务结束,整整持续了近20个小时。一位闻讯赶至安丰路口的家长接过孩子后,哽咽着对战士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我们现在将赶赴下一个救灾点继续奋战,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啊?”“有!”“立即整装转战红星村。”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声音,浑身是泥、全身湿透的武警官兵们随即赶赴下一个救灾点。 
    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几近吞噬了水东街道红星村立墩自然村,一场生死大营救随即展开。 
    6月18日23时,武警南平市森林大队大队长刘朝辉已连续在抗灾一线战斗10多个小时,接到赶往立墩自然村的命令,他率领100多名官兵摸黑前行。进村的道路已经中断,正当他们与消防武警制定救援计划时,突然,“砰”的一声,身后的山体大面积塌方。“快跑!”刘朝辉大喊一声。紧接着,巨大的泥石流将一台卡车、一台挖掘机和数辆武警救援车推到水流湍急的溪流中。刘朝辉却晚了一步,全身被泥石流掩埋,只露出一个头。当战友们找到他时,他的双脚被卡,侧身裹在泥石中,头部以下部位严重受伤。 
    红星村还要部队增援,各支救援部队迅速集结,朝着同一方向疾行。19日凌晨,由省军区装备部12名官兵组成的先遣清障组,带上救援器械,打通一条生命通道。这条陡峭而泥泞的便道,成了被困山里村民远离灾难的希望之路。官兵们或背或抬,一脚深一脚浅往返在便道上,老人和小孩毫发未损安全转移。19日10时30分,217名群众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要不是解放军,我就见不到我儿子了”。一位刚被解救下山的妇女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 
    当几名外国游客被困顺昌县宝山时,人民子弟兵赶来了,用绳索拴在腰间,筑起一条护栏,将外国旅客救下山来。这些外国旅客用生涩的中文表达对中国军人的由衷称赞:“中国军人,好样的!” 
    每个重大险情灾情的紧要关头,冲在最前面的是解放军、是武警官兵。他们的到来,创造生命奇迹。他们的坚守,筑起生命通道。 
    连日暴雨导致延平区蔡源村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房屋倒塌,进村道路和通讯完全中断,人员被困。6月19日14时,省武警总队直属支队70名官兵,紧急奔赴现场抢险救援。当日18时50分,经过近5个小时翻山越岭的跋涉,救援队伍终于抵达峡阳镇所在地。根据村民提供的最新消息,从峡阳镇到蔡源村的14公里路程,有8公里已完全中断。在了解情况后,救援队伍连夜徒步进村。 
    深夜12时,救援队抵达蔡源后当即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向峡阳镇求援:“请求人员增援及担架、食物和水的补充。”20日凌晨3时,50多名武警官兵带着面包和矿泉水火速奔赴蔡源增援。与此同时,从顺昌县紧急借调的15副担架和用于铺路的上百块木板也运抵距蔡源村7.6公里的峡阳林场。 
    路塌了,走田里;田淹了,上河滩;河滩堵了,翻山绕道走。一路泥泞,一路艰辛。6时20分,第二批救援队伍终于与第一批队伍会合蔡源,并随即展开救援。6时40分,包括7名伤员、1名残疾人和11名老人在内的35名村民,在救援人员的护送下开始撤离。伤员和行走不便的老人用担架抬,其他人互相搀扶,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行进。 
    “绝不能停下休息,必须在下雨之前赶到林场!”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一组战友继续上。11时许,救援队伍终于抵达峡阳林场,伤员立即被抬上早已等候在山下的救护车。此时,雨点开始从天空落下。 
    “有人来了,是解放军来了!”6月26日,被洪灾围困8天之久的顺昌宝庄村民,嘶哑的嗓音透着惊喜。 
    18日以来,顺昌县元坑镇宝庄村通往外界桥梁全部损毁,连接省道约5公里的水泥路被掩埋,电力通讯全部中断,全村包括5名孕妇在内的480多名村民被困“孤岛”,受灾情况无从得知。武警福建省总队直属支队和顺昌县武警大队组织了7次突击。开路、摆渡、涉水、架桥……26日,他们再次组织精兵强将100多人,历尽艰辛,终于将被困时间最长、救援任务最艰巨、救助条件最恶劣的宝庄村“攻下”,村民全部获救。 
    “电站出现险情。”20日19时30分,接到延平区南山镇店口电站业主的报告后,省海防部队60多名解放军战士,携带救灾物资,绕道夏道镇,抵达现场。借助手电筒,部队官兵、镇村干部连夜突击,用锄头铁锹,就地取土,装填编织袋,垒筑导流墙。21日凌晨,一万多只土袋垒就的一米多高的导流墙呈现在人们眼前。被冲毁的坝脚也被彩布条覆盖,有效防止坡体塌方。为破坝分流最后排除险情、保障下游五千多名群众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红桃山地质灾害点,近200名武警官兵满身泥泞地忙碌着,山上不时有泥石滑落。“哗”的一声,附近的一座楼房坍塌了。而武警官兵没有放弃,没有退缩。一个小时后,3000多个沙袋加固到位,险情基本得以控制。 
    不放弃,不抛弃。新时期人民战士用这样的信念,谱写超越生死的人间大爱。 
    顺昌县大干镇甲头村古溪坑自然村3位古稀老人被困深山多日,已连续作战多日的8名武警福建总队直属支队的官兵得知后,立即出发。他们翻越10多个山头,徒步30多公里,历时7个多小时将3位老人解救出山。顺昌县大平村农林场72名群众被山洪围困两天两夜。武警官兵跋山涉水15公里到达林场,迅速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顺昌县田坪村200名群众被泥石流围困,断水断粮。接到求救电话,200名子弟兵徒步8公里,将1750公斤大米和3000多米引水管送入村内…… 
    坚持坚守、连续作战。在闽北抗洪一线,新时期的军人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 
    大灾过后,天露微晴。刚刚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官兵们立即转战到当地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6月28日,武警南平森林支队政治处干事傅光贤和战友们带着满身泞泥挺进安丰村帮助灾后恢复。在清理一户村民家中山体滑坡的泥土时,傅光贤发现一处新的山体滑坡隐患,他让战友靠后,自己冲上去排险。突然,泥土顺坡而下向他压过来,将他从三楼推下一楼,整个人被泥土掩埋,致使腰部、腿部和左脚严重受伤。 
    延平区新建路好当家超市严重进水,地下仓库无法进入。这时,厦门武警“海燕”突击队来了,带着专业装备,工作12个小时,抽干8000立方米的积水。超市负责人动情地说“你们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 
    洪水围困住福建农大南平校区千余名学生,断粮断水。武警官兵在洪流激荡的溪水中,用3辆冲锋舟往返七趟,把三吨多生活物资安全送进校园。 
    …… 
    抢险、搜救,不放弃,不抛弃。清淤、重建,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哪里有橄榄绿,哪里就有生的希望。人民子弟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生命的“绿色长城”。上至将军,下到士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他们的内心涌动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军人时代风采。      
“我是党员,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争先踊跃的战斗身姿。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时刻豁得出去,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一颗颗丹心,一腔腔热血,我们看到了党旗的鲜红亮色,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丹心热血 
    6月18日,一个令延平区江汜村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更是村主任应智斌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暴雨倾盆而下,铺天盖地。 
    江汜村是峡阳电站库区拆迁重点村,前些年实施新农村建设,400多户人家从地势较低的旧村庄搬迁至地势较高的新村,还有一部分村民仍住在靠近溪边的旧村里。 
    上午,应智斌收到镇防汛办的短信,说有大暴雨,要做好村民转移工作。他急忙赶到旧村巡查。此时,富屯溪已是一片汪洋,且雨越下越大。应智斌认为“洪水进村已不可避免,村民必须紧急撤离。”他和两委干部、年轻党员组成应急小分队,分组分批动员村民转移。 
    下午3点左右,还在组织村民撤离的应智斌接了个电话,脸色顿时变了……“听说国道那边发生塌方,压到人了,你的母亲和儿子也在场,很危险,你快去看一看。” 
    应智斌扭头就往出事地点赶过去,途中他发现一根3.5万伏电线杆快要倒下了,便停下来给供电所所长打电话,让他赶紧切断电源,免得伤了过往村民。 
    应智斌赶到塌方现场,才知道被压埋的正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生养他的母亲,一个是他11岁的独子。 
    一大片泥石流中,已不见儿子的踪影,母亲深陷在泥沙中。应智斌发疯似地冲上前,用两手拼命扒开泥土,不少乡亲赶来帮忙。母亲被挖出后已经昏迷,大家急忙送她到峡阳镇卫生院急救。 
    乡亲们建议下池塘寻找他的孩子,但被应智斌坚决制止了。应智斌曾当过村医,理智告诉他儿子已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考虑到乡亲们的安全,他谢绝了大家的好意。应智斌让一位亲属守在现场,自己转身赶往另外的受灾点。 
    当晚洪峰到达时,江汜村低洼地带的300多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凌晨两点,应智斌又来到儿子出事的地方,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悲伤,失声恸哭:“孩子,原谅爸爸吧!如果有爸爸陪在身边……” 
    6月20日上午,应智斌儿子的尸体被村民们打捞上来了。他一遍遍地为儿子擦拭,当晚便安排将儿子的尸体火化。他强忍悲痛,继续带领村民抗灾自救。 
    有人问应智斌,为什么在失去了儿子之后还坚守抗洪救灾一线?他回答说,其实也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在大灾大难面前,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这里需要我,我不能离开。”这是汤在福抗御洪灾的响亮回答。6月18日,延平区峡阳镇蔡源村党支部书记汤在福全力以赴组织村民转移。突发的泥石流压断了他的右腿,胸部也被压伤。重伤不下“火线”,他忍住疼痛,继续指挥抗灾。次日下午4时,救援人员到村,赶忙送他去医院,此时距离受伤已过去了25个小时。 
    
 灾情就是集结号。“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在抗洪救灾中得到了生动实践。哪里有需要,共产党员们最先冲出去。 
    在顺昌灾区,至今还流传着一位“红背心党员”的故事: 
    “为了乡亲们,我应该站出来冲在前。”听说宝庄村被困变成“孤岛”,村里的党员邹耀斌急忙从顺昌城里往回赶。22日,邹耀斌主动请缨,担当救援队伍的向导,强渡急流挺进离宝庄最近的洋坊村。他冒着大雨攀越山岭,8次往返洋坊与宝庄村河对岸之间,通过向河对岸喊话,艰难地了解宝庄村的灾情。救援突击队第7次从陆路成功突破后,在熟悉地形的邹耀斌带路下,救援部队只花了3个小时,就穿越了大片的塌方和沼泽地,顺利到达宝庄村河对岸。在搭建便桥时,竹筐编织的桥墩几次被湍急的水流冲走,邹耀斌毅然跳入竹筐中,站到竹编桥墩上……长达近百米的便桥合龙后,身穿红色救生衣的他,又忙着背老人和孩子过桥。不熟悉他的村民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称号:“红背心党员”。 
    22日凌晨,浦城水北陈源村大桥下游,共产党员谢荣伟、雷辉驾着冲锋舟忙着救人。当石陂南岸村9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时,他们驾舟赶往解救。冲锋舟因马力不足在洪水中失控,雷辉跳入水中死死抓住绳索,谢伟荣紧握方向盘,成功将村民们送上岸。人们夸他们是水上救援“兄弟兵”。 
    力量,凝聚在党旗下。5000多个基层党组织、10万余名党员自觉勇敢地冲在一线,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41个临时党支部、397个临时党小组,2615支3万多人的抢险突击队、应急小分队,成为抗灾救灾的坚强堡垒。 
    “要是没有这么负责的党委领导,不要说有吃、有住,大家连命都没了。”在延平区王台镇,受灾群众无不为党的干部动容。13日以来,暴雨袭击王台镇,各村通讯瘫痪,镇党委书记吴火亨就用“鸡毛信”的方式,每天传递灾情,指导抗灾;灾民粮食短缺,镇班子领导紧急购买2.5万多公斤大米,分发到灾民手中;入村道路中断,党委领导积极协调,调集10台钩机、铲车夜以继日抢通村道。镇挂村领导及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安全转移受灾群众4783人。 
    遭受洪灾重创的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洪水淹过厂房的最高水位达4.5米,设备掩埋在泥浆之中,公司直接经济损失达4.3亿元。灾情一出现,公司党委立即成立了应急抗洪救灾指挥部,班子成员昼夜奋战,抢时间组织转移生产资料,引导职工撤离。由于指挥得当,措施有力,企业虽受洪水严重袭击却无一人伤亡。19日中午,洪水刚退,每个分厂、每个车间党支部就组织党员、骨干组成多支突击队,投入清淤第一线。在大型机械还不能进来之前,用铁锹、锄头,用手拖肩扛,硬是将覆盖在车间地面上、设备上的淤泥和树枝等杂物一点一点清除。他们为自己设置了“倒计时”,时间:7天,目标:机器转动,恢复生产。 
    6月19日下午,洪水漫过大堤,无情地侵袭着麻阳溪沿岸低洼处的民房、仓库,冲毁正在结蕾扬花的葡萄和灌浆的水稻…… 
    麻沙镇水南村党支部书记刘贵道在巡查时,发现流经本村的麻阳溪水位急剧上涨,他立即通知村干部在地势较低的上巷挨家挨户疏散村民,组织群众转移。刘贵道涉进没膝深的洪水,在浸水的沿河村道逐户巡查,并冒着倾盆大雨为灾民抢搬家具、转移粮食。村里有20多户灾民没处做饭,女支委范爱珍义不容辞地组织几位妇女支锅煮饭,及时解决了这些灾民吃饭困难。村支委范增达是镇里有名的葡萄“土专家”。为使果农减少因灾损失,连日来,他主动到田间帮助受灾户扶棚支架,无偿提供灾后葡萄种植、护理技术……支委们连续一个星期没睡过安稳觉,没与家人吃过一餐安心饭,80多名党员日夜战斗在抗洪一线,保证了全村2000多村民无一人伤亡。 
    “自己的父母被洪水逼得无路可退,李志德的背上背的却是村里的老人;家里的东西都被洪水淹没,连雨鞋都没来得及穿的李聪明,仍在洪水之中组织村民转移;倒塌的墙体,重重地压在家里的家电家具和生活用品上,衷焕春却忙着拆除影响村民安全的危墙……”著名的旅游景点、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历史文化名村,在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侵袭时,50多名党员安全转移了1500名村民。 
    不同岗位、不同方位的基层党组织第一时间靠前指挥,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筑起了抗洪救灾的第一道“堤坝”。 
    6月18日上午11时许,三千八百坎与石佛山两大峡谷上百万方泥石流倾泻而下,向延平区茫荡镇筠竹村呼啸而来。 
    茫荡坎下果场场长、81岁高龄的老党员王在河获知灾情后,不顾儿女劝阻,从城里打车赶到安丰。此时,南纺、筠竹一带险象环生,可老王却想着:“乡亲们受灾,只能安置到果场去,作为主人的我,怎能不到场?”他谢绝大家的好心劝阻,叫来外甥搀扶,手拄拐杖,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坎下果场。顾不上休息,老王与大家一道整理果场所有房间及仓库,安置了转移来的600余村民。“我活到这把年纪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灾害,乡亲们正饱受灾祸,我又怎能离开?去,一起到果场看看,大家还有什么需要。”老王及亲友出钱购买了大量鱼、肉、蔬菜等,送到果场安置点,给灾民改善生活。 
    无数个感人的瞬间,定格在抗洪救灾的每个战场,潮湿了我们的双眼。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灾面前,闽北大地涌现出一个个动人事迹,一颗颗丹心,一腔腔热血,我们看到了党旗的鲜红亮色,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为了让救灾人员、物资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进入灾区,他们不畏艰险,他们日夜奋战。每一场“抢通战”都必须与时间争快慢,与死神争高低。在无数次与洪水的较量中,成为闽北抗灾救灾的—— 
坚 强阵线 
    把希望带给灾区,自己却永远抛下了家人。南平高速公路延平养护站的7名养护工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洪壮歌。 
    连日强降雨袭击,6月14日起,南平通往武夷山和三明、福州方向的大通道陷入“瘫痪”。 
    14日深夜,延平养护站站长许忠听接到抢险命令,随即和10多名养护工火速赶到福银高速AK190段水毁现场。他们冒着大雨和山洪,一边砌沙袋墙,一边清理淤泥石块。12时许,边坡突然再次坍塌,冲泻而下的泥沙淹没许忠听、张德标、黄健3人,鲜血与泥泞混在一起,但他们简单清洗包扎后又投入战斗。 
    由于持续暴雨,17日晚开始,灾情进一步扩大,抢通的道路再次阻断。灾情向北方的长深高速浦城方向扩展,南平往北的铁路断了,国省道断了,高速公路成了抢险救灾的唯一生命线。 
    湖尾Ⅱ号隧道口进口告急,茫荡山隧道出口告急,埂埕路段告急…… 
    回到站里仅休息4个小时,18日7时许,全站养护工穿上满是泥泞的工作服,带上面包,扛起工具,急奔湖尾Ⅱ号隧道口。他们站在不断滚落碎石和泥水的边坡下,站在齐膝深的淤泥中,一锹一锹奋力清淤,一干就是37个小时,伤痛、饥饿、劳累、飞石……为了尽快抢通高速公路,他们坚持着。 
    刚抢通的上洋隧道进口又发生泥石流,道路再次被封死。“快!赶紧转场。”19日20时50分,接到命令,许忠听率领队友立即进发。经国道205线南平城郊常坑路段时,突发的泥石流冲走了他们乘坐的一辆皮卡车和一辆小自卸车,咆哮的洪流吞噬了许忠听、杨天宝、张德标、苏茂兴、王崇自、谢洪老、黄健7名队员……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53岁,最小的不满30岁。 
    “此地无村无店无大厦,心中有路有车有国家”——这副贴在养护站的对联,是养护工们以站为家的生动写照。许安钤在闽北互动论坛上《纪念在抢险中牺牲的弟弟许忠听》一文写道:6月20日清早,我刚盛好饭,吃第一口饭,就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他告诉我,我弟所在的养护站有人出事了,但是具体情况不太了解,我已无法吞下含在口中的饭。我是知道的,若有人遭遇不测,必然有我的弟弟,我是了解他的,他是站长,他是从来不会把危险留给别人的……我在吞噬你的湍急的黄浊河水边默默地呼唤你,你听见了吗?几天了,我每天来这里,是等待着你的归来。 
    英雄长逝,英魂长驻! 
    闽北的路、电、水、讯,每条都是抗灾救灾的“生命线”,每一场抢通战都必须与时间争快慢,与死神较高下。公路、电力、供水、通讯等部门在危急关头,组织一支支“集团军”,日夜与洪灾战斗,用双手托起抗洪救灾的生命线。 
    连日暴雨,闽北公路交通线遍布着塌方、水毁的创伤,全市各种公路中断1531处,众多交通基础设施被冲毁。南平中心城市和顺昌、邵武、建阳、建瓯等县市城区与外界、与乡村的交通多次中断。 
    18日,顺昌新屯桥被洪水冲毁,国道316线顺昌至邵武方向交通受阻,顺昌大干、埔上等4个乡镇对外交通全面中断。一场与洪水争高下,与灾害抢时间的“新屯抢通战”打响了。 
    填埋缺口所需要的8000立方石方在顺昌炼石水泥厂的无私援助下到位了;挖掘机、铲车、运输车等各类抢险机械在省交通运输厅紧急调配下到位了。20日下午,新屯桥抢通工作全面铺开。22日19时,新屯桥临时便道成功抢通,为抗灾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带着一身疲惫的顺昌口前公路站站长谢荣和怎么也没想到,新屯桥临时便道会再度被毁。25日13时,他在该路段巡查时发现,临时便道再度被冲毁,淘出深约80厘米、长数百米的“空心”。“继续干,这路决不能断。”经过抢险队员近10个小时的艰苦奋战,26日0时40分,新屯桥临时便道再度被抢通,滞留在两岸的数十辆救灾车辆陆续通行。 
    “新屯抢通战”历经八天八夜,抢险人员穿坏了多双鞋子,每天的睡觉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一直坚守在救灾“生命线”上。 
    6月13日以来,全市交通公路系统共组织出动抢险人员22340人次,自卸车4150辆次,装载机1162台次,挖掘机298台次,油锯、发电机等其它抢险机械78台进行抢险工作,抢通受阻路段1499处。 
    抗灾救灾不能“失聪”!南平移动、南平联通、南平电信全面动员,全力以赴保障灾区通信畅通。抢修队伍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在暴雨中把信号送进“孤岛”;他们不分昼夜抢修通讯受损设施,保证通讯信号在闽北的地下天上畅通。 
    18日,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讯基站两度中断,千余名师生与外界失去联系。经移动公司抢险人员30个小时的抢修,两度抢通,由此师生们能随时报告灾情,市防汛指挥部能及时组织救援。 
    连日暴雨,造成电信电力断线,天翼基站、市电只能靠柴油机供电。南平电信公司移动维护中心15名员工克服道路不通等重重困难,以顽强无畏的精神,靠人工将柴油发电机安全运送上山,在山上连续坚守6天,为延平区黄墩、南孚、玉屏山等重要基站不间断提供油机发电270小时,运送柴油35次,确保天翼信号的全面覆盖。为市委、市政府和部队武警抢险救灾提供了通畅的通信服务。 
    6月21日清晨5时30分,南平联通横南铁路传输线路抗洪抢险突击队又集合在大楼前,15名突击队员肩挑背扛应急救灾物资,沿着铁路线冒雨行进……三十几公里路程整整走了近八个小时。23时15分,突击队完成了2个断点抢修、5个接头盒的工作量,顺利抢通了南平至建瓯横南铁路传输光缆。 
    生命之源不能断缺!市建设局、公用局、供排水公司干部职工日夜坚守现场,有险抢险,有损抢修,保证中心城市及周边的供水。18日13时30分,因山体塌方造成电力中断,安丰水厂无法供水,致使南平市区80%的居民生活严重缺水。19日20时,安丰水厂受损供电线路全面抢通,30万市民的用水得到了保障。数日后,安丰水厂后山塌方,数百名供水工人日夜奋战,值守一线防范险情再度出现。 
    停水期间,市供排水公司与环卫部门通力配合,先后为西芹南洲伐木场近千户居民、南平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千名师生,安丰南纺片区受灾群众送去50余车自来水。 
    “把光明及时送到灾区,送到有群众的地方。”在强降雨连续袭击下,闽北电网严重受损,全市有13座变电站、439条线路、5690台配变被迫停运,累计影响用户39.45万户。电力抢修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6月18日,马站山洪暴发,堰塞湖威胁全站,电力抢险突击队员十几天坚守一线,不断采取开挖排洪渠和堆积沙袋引流的措施坚守电站,昼夜加班,保证了对南平铝厂等重要客户的供电。 
    在农林大学南平分校电力抢修中,抢修突击队连续发起了四次冲锋。他们先是用三台移动发电车夜间冲锋,但无法冲过塌方路段;第二次发动40人重新立杆架线,新架线路立刻又被倒下的树木压断;第三次架线,但临时架通的线路次日又毁于溜坡。6月26日,他们再次组织五支突击队发起攻坚战,重新从地下铺设一条新电缆,打通前往大学的供电“生命线”。 
    在各路大军坚守奋战抢通阵地时,气象、公安等部门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18日凌晨3时,福银线A道182KM处跃村隧道路段发生大量山体滑坡,迅猛的洪水携带着泥沙直泻到路面,灌入隧道内,在隧道中形成一股激流。此时,有百余辆车受困滞留隧道口。“救人如救火!”南平高速交警开道探路引导,引导滞留车辆安全通过危险路段,直至护送到三明青州互通口。 
    洪灾期间,社会稳定、百姓安全成为公安民警的首要任务。自抗灾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迅速组成200多个党员突击队、抗洪队、抢险队、救灾队、预备队。市公安局巡特警党支部进入防汛紧急状态,将队伍分为两个梯队,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圆满完成了路面巡查、安全保卫、异地押解等任务。 
    市气象台始终处于抗灾战斗的第一线。入汛以来,气象部门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后,值班人员需要平常的两倍人手。为此,半个月来预报员们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因灾断水断电,备用电只能负载计算机和通讯设备,无法供给其他通风设备用电,整个工作室成了“桑拿房”。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每隔2小时滚动发布雨情实况和分区域雨量预报。 
    6月14日至26日,气象部门共向市委、市政府发送书面重要天气报告39期,雨情简报38期,通过电视、短信向公众发布暴雨预警信号34次,发送预警短信60多万人次近200万条,为抗灾救灾提供了及时、准确、有效的气象服务。 
抗天灾、战地害、保畅通,面对道路塌方、泥石流,他们冲在最前面;为了让救灾人员、物资早点进入灾区,他们日夜奋战在每条生命线的抢通战场上。在无数次与洪水的较量中,他们不畏艰险,构筑闽北抗灾救灾的坚强阵线。    
在伤痛中挺直脊梁,在灾难中昂然屹立。心手相牵,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同一个家园,同一份牵挂。一股股爱的暖流淌进闽北的山山水水,为恢复重建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演绎着充塞天地间的—— 
真情大爱
同一个家园,同一份牵挂。
   7月8日晚,光泽县举行“6•19”特大洪灾赈灾晚会。当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捐出600万元,帮助家乡父老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时,全场再次掌声雷动。
这是傅光明在灾后的又一大善举。
   6月27日,县工商联牵头召开了一场企业法人座谈会,商讨灾后恢复生产事宜。会场气氛沉重,公司老总们垂头丧气,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十几年的打拼全完了。”有人还禁不住哭出声来。
听着大家的诉苦,傅光明感觉自己的肩上沉甸甸。他当场表态:个人拿出3000万元借给受灾企业恢复生产、摆脱困境。话音未落,掌声四起。
“企业发展到这个份上,算来算去就只剩‘责任’二字。”这是傅光明常说的一句话。爱心源自责任,这个农民的孩子又一次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有一种情怀叫“无私”,有一种行动叫“互助”。在大灾面前,闽北的人民群众用“无私”演绎一腔热血的真情,在“互助”中闪烁人性的光芒。
   “能捡回这把老骨头,要好好感谢送我到医院的8个小伙子……”6月27日,在九二医院病房里,70岁高龄的魏其松老泪纵横。
“有一位老人被埋。”18日14时左右,夏道镇青年突击队队员顶着瓢泼大雨,冒着山体塌方的危险,向5公里外的上溪村急行军。他们很快从废墟中找到老人,将老人放在简易担架上,4人抬着……狂风夹杂着暴雨,打在脸上隐隐作痛,经过7个小时艰难跋涉,队员们终于把老人送到九二医院。经医生确诊,老人的胸部受到严重挤压,如果再晚点就会危及生命。
“我这就去,拼着这条老命也要把人救出来。”19日16时30分,接到村支书求助电话,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公馆村村民70多岁的黄维清二话没说将竹排拖下水。激流中,老人花了两个多小时,撑了5趟排,先后救出13名被困人员。
洪水刚刚退下,被洪水淹过的南平市群众艺术馆双溪楼,30余名退休老太太主动前来清理淤泥;邵武市聂善辉、聂善勇兄弟俩,背着修理工具,到多个受灾村,上门为村民修理摩托车,3天里义务修理摩托车26辆;光泽县200多名青年志愿者,冒着倾盆大雨,深入受灾居民家中帮助清理卫生;建阳市22名青年志愿者来到福利院,为37位老人清洗衣服、清理垃圾、擦洗门窗……
6月17日至21日,南平境内有62趟列车被困于沿途车站,8501名旅客滞留,当地群众热心相助,让过往的旅客记住了闽北,也感受着灾难面前闽北人民的无私情怀……
18日14时10分左右,延平区陈墩火车站前方山体溜方。从洛阳开往福州的K29次旅客列车1209名旅客滞留在了陈墩小站。夜深雨急,仅有1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顿时行动起来。不久,车窗外多出了一张张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老乡们为旅客扛来大米,送来了饮用水。次日凌晨,村里老乡熬制了十大木桶热腾腾的米粥,送到1000多名旅客面前。
一股股强大的赈灾暖流承载着一颗颗爱心,源源不断地汇聚闽北。
6月19日,灾情还未结束,中国红十字会总计7万余元的救灾物资越过万水千山,从京城抵达南平;省红十字会紧急调拨价值11.6万元的家庭救助箱、发电机等运抵我市;省民政厅下拨救灾应急款950万元,救灾帐篷700顶、棉被3800床、毛巾被1000条。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省总工会也纷纷向我市捐款捐物。
   市领导带头向灾区捐款献爱心,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向灾区捐款159万余元;各级组织部门下拨400万元作为救灾补助款,;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下拨受灾职工慰问金87万元……
   自抗灾救灾以来,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赈灾活动,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
   团省委决定从“为了灾区的孩子”青年爱心赈灾电视晚会募集的赈灾资金中拨付1000万元,修缮受灾的希望小学、青少年宫,扶持受灾严重的创业青年。
   闽北的洪灾牵动着闽北在榕各界人士的心。由南平政府驻榕办等联合主办的“凝聚力量•共御天灾”南平市“6•18”洪灾爱心募捐义卖会在福州举行。募捐义卖会共募集资金423多万元和价值51万元的物资。
闽北日报、厦门商报与南平、厦门两地团市委、希望办联合在厦门开展“情系灾区学子•希望工程圆梦助学”行动,本次活动共筹集110万元爱心款,全部用于南平受灾学校校舍重建和资助受灾学生。
   延平区“凝聚每份爱”大型赈灾晚会,引起社会各界共鸣,整台晚会捐款、捐物共计1257多万元。
光泽县“同一个家园•同一份牵挂”“6•19”特大洪灾赈灾晚会,从社会各界募集捐款1063多万元。
邵武市”爱的奉献“抗洪赈灾文艺晚会共募得144家企业及个人捐款1053多万元,这些捐款将全部用于该市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7月10日,“与爱同行——南平市赈灾晚会”,将爱心捐助的义举再次推向高潮。据统计,共有257个单位和个人向我市灾区捐款捐物,共收到已捐赠到位和认捐折合人民币近1.2亿元。
爱心在传播,爱心在集聚。
   企业和企业家们行动起来了,为灾区出钱出物,把对社会的责任化为一份份爱心。南平好当家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锦标,在自己企业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捐赠方便面400箱、矿泉水700件,并向灾区捐赠了100万元;南平颐和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春,得知王台镇灾情严重,当即购买了一台价值27.5万元的装载机,捐赠给王台镇抢修道路,并向灾区捐款30万元。上海和广东的两地闽北商会分别捐赠我市130余万元;建阳市在外创业的企业家林宏获悉家乡受灾后,心急如焚,立即捐款100万元帮助乡亲重建家园……
心系灾区,情注桑梓。闽北遭受特大洪灾的消息深深牵动着海内外同胞的心。
正在武夷山参加第三届朱子文化节的台湾代表一行向闽北捐款2万元人民币和10万元新台币;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南平联谊会创会会长许健康   得知闽北遭受特大洪灾,捐款330万元人民币;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南平联谊会会长、市政协常委陈明金向南平灾区捐款165万元;南平旅港联谊会成员向南平灾区送来57万港币、8万元人民币……
   爱的暖流趟过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由厦门市对口支援我市灾后重建。7月2日晚,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伟国率领厦门市代表团连夜赴南平,开展对口帮扶工作。3日,于伟国一行冒着酷暑先后实地察看了受灾严重的南纺公司、建溪学校和延平区茫荡镇筠竹村。
   携手同心,共度难关。双方商定由厦门市6个区、8个部门单位对口支援南平10个县(市、区)、8个部门单位。对口双方立即开展对接,商定帮扶援建的相关事项。厦门市组成对口帮扶工作小组,即日起驻点南平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思明、海沧、翔安、集美、湖里区灾后对口帮扶援建小组纷纷深入受援灾区。同时,厦门市已拨付5000万元作为对口支援启动资金,帮扶我市灾后重建的规划选址等工作业已展开。
山塌了、房倒了、路毁了,但闽北人民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被任何灾难压垮!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会议,做出重要部署。一是继续加强监测巡查,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二是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发放救灾款物,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伤病能得到及时救治;三是尽快抢修路水电讯,保障救灾和群众生活的需要;四是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疫情;五是发动群众抗灾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六是加快灾后重建,力争年底前让受灾群众搬进新居。7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实施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号角已经吹响。
   “让受灾群众早日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7月8日至9日,省长黄小晶到武夷山、建阳和延平区,实地察看部分受灾乡镇、受灾企业和公用设施的灾后重建情况,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黄小晶强调,当前正处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恪尽职守,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把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做好厦门——南平对口支援各项工作,确保所有受灾群众都得到妥善安置,确保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让受灾群众早日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夺取防汛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田地里,补种的秧苗在诉说生命的顽强;
   厂房里,机器的轰鸣在唱起精神的不屈。
   在伤痛中挺直脊梁,在灾难中昂然屹立。
“精神不倒,闽北不倒!”成为灾后闽北恢复重建的最强音。这首壮怀激越的抗天之歌,响彻在武夷山下,回荡在三江之滨……
------分隔线----------------------------
  • 多彩兴仁

    兴仁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县,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人...

  • 双宁:书写金融家精神

    仅用一种称谓来描述唐双宁,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历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光大银行董事...

  • 壮怀激越抗天歌

    2010年6月南平抗洪救灾纪实 时间:2010年6月13日-28日 地点:南平十县(市、区)139个...

  • 侯晋川:我和科协有缘有情

    引题:家庭变故磨砺了他坚毅的性格,天资与勤奋让他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热爱与...

  • 崔彦志:中国红酒的酿造师

    崔彦志,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国家级评酒委员,高级工程师,参编《葡萄酒生产问答》并翻译...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