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联盟网

探索者的脚步——记画家秦棠先生 收藏
2016-03-28 10:34|中国文化联盟网 |
秦  堂
 
    秦棠  1936年生,山东兖州人,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兖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数百幅作品出版发表在专业刊物上。部分作品被文化部、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鲁迅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基金会等收藏。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5年受中共中央办公厅邀请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名家作品展”。
    主要作品:《红梅》(1989)由文化部选送出国艺术展;《碧水春风》(2007)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齐白石奖”中国画作品展;《华泽千里》入选“2007全国中国画展”;《羲之意境》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工笔重彩作品展”;《微湖之春》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展”;《红掌踏青》(2009)入展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学术展”,获优秀奖;《和谐家园》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
 
    人世间有一种叫作“缘分”的情感,它微妙、神奇,常常在不经意之间进入到你生活的序列;你根本无法做出解释,也无法诠释其中的涵义。
  我与秦棠先生相识在20世纪。1963年,我们都风华正茂,因为工作关系与他相识。虽然已经过去了47年,我却没有忘记他的名字,可能是名字好记,琅琅上口的原因使然。
  大约在1996至1997年之间,有一天我在家里很意外地接到他问候的电话,虽然我们相识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但我们始终没有联系过,更谈不上见面。奇怪的是听到他电话里的声音却并不感到陌生。只记得他当时说:“我在兖州工作,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时间来兖州吧。”
  2010年秋天,我接到《东方散文》杂志社的笔会邀请函,去邹城参加“全国重点散文作家走进孟子故里采风暨《中国优秀散文集》首发式”的通知。虽然经常会有笔会的邀请通知,但真正参加的却为数不多。因为钦佩孟子先哲,早有拜谒孟子故里的愿望,所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出行前,像往常一样会查阅所去地方的地理位置及名胜古迹。查到邹城离兖州很近,只需要30分钟的车程。忽然想起十几年前秦棠先生在电话里“有机会到兖州来玩”的声音,这也许就是声音的记忆吧。所以也很想趁机去一趟兖州,顺路探访一下秦棠先生。
  但是没有联系方式,听同事说起过他一直在画画,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百度上搜索。原来他已是兖州比较有名气的画家了。顺藤摸瓜,几经周折,终于用间接的方式联系到了秦棠本人。电话打过去,从电话的那端传来了那熟悉的、浓浓的鲁西南乡音。我告知可能近日去邹城开会,有机会去见他一面。听起来他好像很高兴。
 
暗香魂        秦棠/画    武平/摄             
 
  因为会议时间是10月22号报到,我买了当日的火车票又退掉换成提前一天的车票。这样时间上会从容一些。
  21日乘坐K694次青岛到合肥的列车,中午时分顺利抵达邹城。按照入会通知,出站后就在火车站马路对面看到‘邹城市旺源商务酒店’ 的招牌。办理完入住手续,随即拨通了秦棠先生留给我的电话,跟他说我已到达邹城并且明天上午有自由活动的时间,约他见面。他爽快地说他熟悉环境,第二天上午来酒店与我见面。说实在话,他来酒店无疑是减轻我的负担也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虽然按照年纪来说他是长者,我应当去看他。但是因为虽与兖州近在咫尺,我毕竟是身在异乡两眼抹黑;即使交通方便,来回赶车受时间限制,我也得来去匆匆,因为12点前必须按照会议要求集合。
  第二天上午九时前,我就去宾馆候客大厅等候,一面不时地往窗外张望。毕竟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我岂能在房间里守着。
  从大厅大大的窗户玻璃上,我看到了酒店外面有一辆红红的轿车缓缓驶来,从车上下来一位身穿红色上衣的老者。正是他,因为一个人即使再变化,但是大体上形象变化不会太大。
  我急急迎上前。他的声音依旧,热情依旧;只是相貌迥然不同了。毕竟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已经使彼此有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他在我来之前的电话里说的那样:“我们都是老头、老妈啦!”
  他人变得清瘦,但精神矍铄,走起路来步履也很轻快。
  我们步入到我住的房间,虽然分别许久,岁月也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并没有感觉到彼此间陌生,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我们的话题是一些往事,谈得更多的是绘画艺术。谈笑间不觉已近两个小时。通过谈话我为他的艺术成就而高兴,为他有了两双儿女而高兴。我感觉到了他对生活和美术创作充满了热情。
  他先后赠送了我两册画册:1990年6月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秦棠国画集》、2004年12月山东济宁诚信彩印公司印制的《秦棠中国画作品选》。
  在《秦棠国画集》中,我看重的是:《秋韵》《绿天》和《多寿图》。
  《秋韵》韵得雅致、韵得和谐、韵得天然。构图恰到好处。三只怡然自得的仙鹤迈着轻优的舞姿与秋水、秋叶、秋物天然合一、相得益彰。舞者的舞步既可淡入又可淡出画面。
  《多寿图》习用了传统的手法。画中的三只猴子,构图呈三角形排列,三个点统筹全局,它们盘踞在硕果累累的桃树枝干上。两只年长的猴子各自怀中抱拥一个鲜艳欲滴的桃子,神态木然、满足、老道,而另一只充满灵性的小猴子,远望前方树枝上的美桃垂涎欲滴,那天真无邪、充满欲望的眼神在睁得大大的双眼中,流露出那么自然、纯真、无邪的表情;那身姿的前倾及撅起的尾巴,似乎告诉我们它是准备纵身一跳去摘取桃子,犹如箭在弦上,可爱的神态真是惟妙惟肖。
  而《绿天》又是别有一番情趣。三只俏皮可爱的小鸟令人爱怜地站在同一枚宽阔的芭蕉叶上,只寥寥数笔竟然使鸟儿活灵活现,就像一首赏心悦目的小诗,又像是踩在一段优美的五线谱上的优雅的起舞者。无怪崔子范老先生对秦棠画家的赞咏:“他的画都赋予了诗意。”
  另外,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水中云》,是描写微山湖的场景。画面中看似是像命题一样是水中倒影、层层跌宕起伏、棉絮般软软的白云,其实仔细看来,才知那些“白云”实际上是一群白色的鸭子,姿态迥异。这构思是何等的巧妙!命题也是一语双关。
 
多寿图    秦棠/画    武平/摄
 
  山东美术馆收藏的《萌动》也是以微山湖作背景。黑色的柳树桩居中心位置似中流砥柱般坚实,而画面左上角两支细柳像帷幔上的流苏轻轻垂下,豆绿色的叶芽初露点点,向人们预示着春天的萌动,切入主题,而一群鸭子嬉戏在像镜子一样的湖面上;渔网穿梭与现实中人的生活交织,向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湖中一隅。
  《瑶池戏仙》呈现在眼前的是:在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两只黑天鹅昂首比翼在水中自由遨游。秦棠先生称它们为“瑶池双仙”,整个画面自然优美,恰似我们在倾听一首优雅的黑天鹅圆舞曲,令我们的思绪浮想联翩。
  文化部收藏的《暗香魂》,画中的梅花是运用了富有创意的泼彩手法。朦胧的画面将梅花伫立在高洁之香魂的缭绕氛围之中,坚挺的梅枝笔意的纵横、枝干的交错,也勾勒出了梅花孤傲的风骨。真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也像秦棠先生在咏梅画页中曾经题过的诗句:“狂涂不知形何在,纸上飘香独喧妍。”
  是的,秦棠先生的画给了我精神上、艺术上美的享受。没有沉静、脱俗、安逸的潜心创作,没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熟谙的绘画技巧,是画不出来的。
  《秦棠中国画作品选》的出版,距离《秦棠国画集》的出版间隔有14年的时间。我看他的画作在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既有简约画的从容(如:《吉祥图》《国宝》),又有画风的富丽多姿(如:《富贵长春》),还有气韵的飞扬(如:《春风杨柳》)。其中的《十五的月亮》又令我怦然心动、泪花涌出。他能将一对鸟儿用拟人化的手法,让它们在桂花树枝上相拥而立,背景是一轮皓月彰显了大气。看到它们如此这般真情缠绵、真情相拥,让人联想到秦棠先生对人世间最完美的爱情的向往和诠释。这又是如诗“入”画。其精髓远离了世俗利欲,而寻求生活、艺术之中的至纯、至真、至爱。
  《锦羽生风》画中的六只鸡,如同披着铠甲的将士驰骋在疆场,真可谓锦羽生风!让我联想到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绘画的主要代表、西班牙著名画家、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毕加索大师笔下的简笔抽象画。寥寥数笔,却充满生命的律动和精气神,如他在画中所题:大圈套小圈,圈圈多自在……好一幅自在图,既洋洋洒洒,又热情奔放!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是用了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的《初去郡》中的诗句,他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山水的描写多刻画细致,反映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清新开朗之感。而秦棠先生用此句诗映照了夜色中的宁静之美:夜色中,六只鸳鸯成双入对在溪流中游弋。这幅静谧的画面中,三对鸳鸯爱侣在水面上相亲相爱、悠闲自得。它们在水中相伴、交语、翔游,展示了宇宙间大自然万物的爱之语、爱之情、爱之伴、爱之舞,让我联想到人类的爱情,理应像鸳鸯一样:“止则相偶,飞则相双。”一轮明月当空,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平和和宁静。前面两对鸳鸯暗红色的喙有动感,似乎在对语;后面一对在追逐,其中一只还是双眼皮呢!真的很有情趣。秦棠先生将自己对爱情幸福的理解:相亲相爱、白头偕老,那么富于诗意地传递给了水中的鸳鸯。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画中又是一对小鸟相依相偎在芭蕉叶上,美哉!以情感人,以画感人!
 
黄山情     秦棠/画    武平/摄
 
  年逾古稀的秦棠先生,幼承家学,酷爱书画,受业于著名画家孔端甫先生。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从事中等美术教育卅余年,私淑朱雪个、吴缶庐、齐白石诸大家,对传统艺术进行深入研究。20世纪1980年代中叶,拜张朋先生为师,专攻大写意花鸟画,得其中三昧。
  秦棠先生作画,崇尚自然“外师造化”,广泛吸取滋养,思路开阔、刻意探索,以倾注感情的笔墨写意、写气、写神、写心。画外求画,不事雕饰,不为古人今人役,于实处求虚,虚处实之,别开新境,自具骨相,形成气势雄强,意境幽远的风格。
  秦棠先生勤于笔耕,数十年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出版。除出版画集、挂历之外,1993年(57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秦棠国画展》。
  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鲁迅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基金会,及美国、英国、韩国驻华大使馆都收藏了其作品。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山东电视台作了《秦棠绘画艺术》专题报道。现任兖州市美协主席、泰国、曼谷中国画名誉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济宁市中国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济宁市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应当说也是硕果累累,可是他诚恳地对我说:“今天这点成就,不算什么。比我想要达到的还差得远哩!”
  我曾经跟他说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超过老师(张朋)。”他成竹在胸地说:“那是不可能的,老师画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2006年秦棠先生曾经再一次赴青岛拜见张朋老师,当时老师欣喜地说:“你的画很新、很好、很有味道。”一个“很新”,肯定了秦棠先生的创新,一个“很好”肯定了秦棠先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勤奋执著,卓有成效;一句“很有味道”,是老师对学生画艺术上的最高评价。因为一位画家用情感、情意来作画,作品表现出画的韵味、韵律、意境,就是很好地把握了难能可贵的艺术精髓之要素。
  童心不泯、精神矍铄的秦棠先生,在感恩的生活、艺术海洋里遨游,他的画是返璞归真的自然流露,没有雕琢的气息;既充满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又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韵。书法的功力钢筋铁骨般遒劲有力、豪放不羁,起承转合如似虬龙腾飞;饱蘸的墨笔寄情于诗画,犹如苍老的古松与大自然对语。书法入画既娴熟又力透纸背,与他独特的画风、画骨相得益彰。
  真心希望秦棠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探索者的脚步,独特的思维、扎实的艺术功底,在感悟生活、感悟艺术的同时为人类画出更多、更美的画卷,以豪放、洒脱的画笔,再现大自然;再现美好人生。
  
2011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六草稿
正月初八定稿
 
         ——《中外名流》评说·自传
------分隔线----------------------------
友情连接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合作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网
扬希雪官方网
红色文化网
中国产业网
苑建国官方网站
中国榜书研究会
中国经济文化传媒网
新华财经网
新闻访谈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网
东方融媒
红网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联盟成员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相关操作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